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全球化时代,解决摩擦的根本方案不是把对方‘打残’,不应从消极、施压、单边主义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案,否则不仅伤害到中国企业,也将对美国公司和就业,乃至全球产业链造成严重打击。”李永说。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说,任何谈判都应该是对等的,中国政府从不屈从于讹诈和威胁,一贯坚守原则立场。平等、坦诚、理性、务实将是未来双方谈判的前提。
3
保持密切沟通
机制建设推动后续磋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磋商中,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东艳告诉记者,无论是从历史沿革还是从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国际形势看,中美经贸的结构性问题一直是难以避免的课题,处理这一结构性问题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有分歧乃至有摩擦很正常,但不能让分歧和摩擦主导中美合作的大方向。”她说,要从两国人民利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管控分歧、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赵龙跃认为,中美应以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待双边经贸关系,不应执着于关注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而应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充分利用两国在不同产业领域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我们不应幻想通过一次短暂的磋商就能把所有问题解决。除了诚意,中美双方还需要耐心,要相互尊重各自的决策环境。”李永说,双方应力求进行公平、坦诚、理性、务实的交流,力争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利益交集,对两国人民负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