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龚剑称,“按理说这些工作都不需要我们负责,一般是由设计方或者由业主负责完成,但因为我们是有经验的承包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承担了咨询、出谋划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科技创新。”
重视后端更新改造服务:建立成熟队伍,培养专业技术带头人
龚剑介绍,运维后端是这些年行业内出现的新领域,非常重要。上海建工希望建立起自己的成熟的后端更新改造服务队伍,去直接从事后端更新改造服务工作。
龚剑还表示,上海建工希望在既有建筑改造这块培养一些专业技术的带头人,对已经完成的既有建筑改造进行总结,形成一些标准的东西,以指导工程实践,“现在很少有企业能够非常系统地去发展(既有建筑改造业务),我们希望能总结好标准化的经验,为大家服务。”
在龚剑看来,既有建筑在70年寿命后会产生大量问题,因此这对于运营维护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板块发展空间。
既有建筑改造也被叫做“城市更新”,目前上海建工已积累了大量案例,2017年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平移顶升工程就是一例。
据上海建工方面介绍,修缮前,玉佛寺虽然拥有近百年历史,但内部场地拥挤,房屋年久失修,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要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改善环境,就必须对玉佛寺进行整治、改造、修缮,大雄宝殿的移位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但大雄宝殿木结构不生根的特点使得平移顶升的过程犹如推一张“桌子”,“桌子”下方还需带着所有佛像、佛台一起移动,过程中如何保障整体结构和佛像文物的安全,对于施工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在移位过程中大雄宝殿和佛像安全完好,上海建工研发出“互联网+移位远程智能监控评估平台”,手机移动端的远程实时监测移位进度和状态的可视化管理,对移位的加速度、速度严格控制。建筑物和佛像布置全部布满观测点,这些观测点有的是测试力和变形的传感器,有的是用光学观测物体表面变化的传感器。除此之外,平移工程还配备相应的预警措施,通过多元方式实时监控移位的整个过程。
最终,大雄宝殿成功向北位移30.66米后顶升1.05米,成为国内外建筑史中第一例实现整体建筑和内部佛像、文物同步平移的工程。
“修旧如旧,保持历史的痕迹,在继承原来老的基础上更新,这是上海建工对城市更新的改造立足点。”龚剑表示。
除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平移顶升工程之外,上海建工还遵循着“不停航、不停业、不封路、不拆迁”的理念,将位于南京路和浦东新区的地标锦沧文华大酒店、第一八佰伴全面升级。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恒隆广场、兰生大酒店、东方商厦等项目也都“静悄悄”地焕然一新,散发出新的活力。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表示,“城市更新项目需要像绣花一样进行精细化管理。”他指出,在第一八佰伴项目中,管理计划性和时间节点尤为看重,除了对夜间施工的灯光进行控制外,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施工人员在每天凌晨收工时要将建筑材料收到指定的地方,一直坚持到工期结束,“对建设现场的管控、降低对民众的影响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