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但是,当年的中国人做到了!
在庆祝京张铁路验收通车茶会上,时任邮传部尚书的徐世昌说:
……然则此路一成,非徒增长吾华工程司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从事工程者,亦得以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
在通车典礼上,詹天佑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向世界昭示:
中国已经开始由中国工程师自己筑路了。中国确实进步迟缓,但虽迟缓,却是确实地前进了。
先辈的感慨,读来令人心酸。所幸,今天的中国,足以告慰先辈。
翻开高铁建设成绩单:四纵四横完美建成,高铁通车里程已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以上;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京广高铁;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
百年沧桑、百年浮沉、百年巨变,中国实现了历史性逆袭。世界无数次地发问:中国为什么能?
一部京张铁路百年变迁史,是浓缩的中国铁路发展史,更是百年中国崛起史。
如果说,当年那一代人,站在满目疮痍的国土上,顶着西方列强的压力,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更多的是被逼到墙角后的自我反抗和民族自觉,是为了争一口气;
那么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拿着智能高铁的设计图,坐在疾驰的复兴号上,拥有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那是我们对于自身发展实力和体制机制优势的底气,是我们对于自主创新的自信。
短短几十年,我们已经从濒临“开除球籍”的边缘,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短短几十年,我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成为世界发展的强劲引擎。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底色,使我们对各方面资源具有更为理性、更具远见的统筹协调能力,能够始终坚持长远规划,并有条不紊地付诸实行。
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明白,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主建设之路。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自主”都是中国铁路建设的火车头。当年,“詹天佑们”忍受着冷眼和嘲讽,创造性地解决了施工难题。之后的中国人,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家之长,高铁技术才迅速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直至“科技输出”的华丽进阶。
今天的中国,早已走出了积贫积弱,但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百尺竿头必须再进一步,而这些,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只有自力更生,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坚其自信,勇于图成”,中国才能如奔驰在广袤大地上的复兴号一样,继续惊艳世界,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