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有投资客一份合同买多套房,香港收紧印花税新政抑制投机

2018-04-13 09:15:2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为避免部分香港永久性居民以“一约多伙”避交新住宅印花税的情况,4月11日19时许,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正式通过《2017年印花税(修订)(第2号)条例草案》(以下简称“《第2号条例草案》”)。这意味着香港政府将收紧住宅印花税条例,从4月12日起,若买家用一份合约购买多于一个住宅物业,须按每个物业缴付15%新住宅印花税。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印花税一直以合约为基础征收,而一份合约可以购买多个住宅,即可以“一约多伙(套)”或“一契多伙”。

此次通过的《第2号条例草案》明确了单一住宅物业的定义,即按实际物业数量而非合同数来收取新的印花税。按照定义,单一物业包括一个单位及在其紧接的上方的天台;一个单位及其毗邻的花园;以及因为拆卸分隔两个相连单位的墙壁(或其部分)而形成单一个单位的单位等。

事实上,《第2号条例草案》自2017年4月12日起已过渡实施了一年。此前,2016年第三季度香港住宅物业市场重现火热情景,投资需求旺盛。

香港政府在2016年11月4日公布新住宅印花税措施,即就住宅物业交易须予征收的印花税的税率从1.5%至最高8.5%增加到统一的15%,目的是协助减少投资需求和冷却住宅物业市场,但居民的第一份买卖合同享有豁免权,仍按照原税率执行。新住宅印花税措施在2016年11月5日生效,当时并没有限制以一份文书可取得的住宅物业数目。

备注:“元”为港元。 来源:香港立法会

审议《第2号条例草案》期间,香港法案委员会委员发现“一约多伙”避交新住宅印花税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削弱了新住宅印花税措施的预期效果。

香港税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类个案在住宅物业交易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由引入新住宅印花税措施前的大约0.5%,上升至2017年2月的1.3%,并在2017年3月进一步上升至2.4%。有委员认为,以一分文书取得多个住宅物业的交易显示了清晰的投资意图,因此不应获豁免新住宅印花税。

在这个背景下,香港政府认为有需要收紧就香港永久性居民作出的豁免安排,以防本地投资者利用豁免安排回避缴付新住宅印花税,并决定由2017年4月12日起,收紧有关的豁免安排。

香港政府表示,涉及以一份文书取得多个住宅物业的交易,在交易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已由2017年3月及4月的分别约2.5%和2.7%,下跌至2017年12月的0.1%。这清楚说明,经收紧的豁免安排已有效减少此类交易。

对于以"先买后卖"方式更换其唯一的住宅物业的人士,香港政府进一步表示,根据现行机制,当香港永久性居民取得新住宅物业以替代其唯一的原住宅物业,须先按新住宅印花税税率缴税,但如他/她可提交证明文件,证实他/她在签立新住宅物业的楼契日期起计的12个月内,售出其唯一的原住宅物业,可于法定期限内向税务局申请退还部分已缴付的印花税。

在讨论过程中,部分立法会委员(包括议员涂谨申、梁继昌及周浩鼎)提出应放宽单一住宅物业的定义,并举例最终被否决。香港政府表示,在厘定从价印花税的适用税率时,税务局须考虑每宗真实个案在交易时的所有相关事实及情况。

此外,部分委员及团体代表认为,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双倍从价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等措施减少了二手住宅物业的供应,以及把楼价和租金推高至一个超乎正常预期的水平,同时令住宅物业的交易成本大幅增加。而需求管理措施冻结了二手市场,因而令开发商开始兴建受买家追捧的"纳米楼",从中牟取暴利。

香港政府解释,香港属细小外向型经济体,容易受现今全球市场的变化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需求管理措施,以减低资产市场出现泡沫的风险;维持本港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在现时房屋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优先照顾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置居需要。鉴于物业价格持续上升,香港政府已积极采取供应主导策略,继续增加土地及房屋供应,以期长远和根本地应对供求失衡问题。

香港政府进一步解释,各项需求管理措施旨在冷却住宅物业市场,并因应物业市场炽热的不同迹象推出,目的是针对性地遏抑特定类别的投资需求。简而言之,额外印花税旨在减少进行短期投机活动的诱因;买家印花税旨在降低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购买住宅物业的需求;先前推出的双倍从价印花税和现时推出的新住宅印花税措施,旨在降低住宅物业业主购买更多物业的需求;至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推出的一系列物业按揭监管措施,则旨在提升银行风险管理和抗震能力,减低物业价格一旦出现重大调整时,对银行及整体经济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香港楼市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