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建筑央企参建一带一路新思路:从单纯工程承包转向投资运营(3)

2018-01-03 09:13:56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央企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方式发生积极转变,但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仍面临很多问题,不仅包括共性问题,还包括不同领域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和挑战。

上述问题导致一个很明显现象是,央企的利润率正逐步下降。上述报告称,2011年-2014年,受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性波动因素影响,央企利润总额连续4年下降,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1228.7亿元,同比下降8.1%。此前2012年和2013年,央企境外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6%和1.6%。

2010-2014年,央企海外资产利润率和营业收入利润率持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从2011年开始,央企的资产利润率和利润率连续三年缓慢下降,从2011年的4.9%下降到2014的2.5%,利润率从2011年的3.4%下降到2014年的2.7%。

究其原因,中国建筑俄罗斯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文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建筑所处的基建行业来说,首先是因为企业的竞争加剧,央企不仅要与当地企业竞争,还有来自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竞标价已经被压得很低;其次是央企管理成本低的优势正在慢慢丧失,这种管理成本最大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现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渐消失;最后来讲,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让项目承压,“比如我们在莫斯科做的项目,有段时间卢布大幅贬值,这对于我们项目最后的结算会吃很大的亏。”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郑学选在一次论坛中也提到了尤其基建企业现在面临的挑战,其表示,最大挑战是政治环境的变化,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交和经贸关系摩擦增多。郑学选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积极财政政策使美国进入温和通胀,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弱于预期,均给中国企业的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尤其是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带来直接、间接压力。

“此外,随着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布局与受益,一些发达国家也通过政策、贷款的手段,鼓励本国企业加入相关区域、领域竞争之中。部分市场的新趋势也在削弱中国企业的优势,如建筑市场,商业模式加速向投融资参与和PPP模式转变,投资主体加速向以私人为主转变,包括FEPC在内的‘双优’项目及建设模式急剧减少,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被严重削弱。这对中国企业融入当地带来了新的变数。”郑学选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