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摄影头和话筒
成安卓APP越界获取重灾区
iOS系统美图类APP
获取隐私权限比例100%
报告显示,移动网络隐私的泄露,主要有手机软件获取、免费Wi-Fi窃取、旧手机设备泄露以及黑客攻击企业大数据等渠道。以下是三类隐私权限的获取情况分析:
“核心隐私权限”包括获取位置信息、读取手机号、读取短信记录、通话记录等;
“重要隐私权限”包括打开摄像头、使用话筒录音、发送短信、发送彩信、拨打电话等;
“普通隐私权限”包括打开WiFi开关、打开蓝牙开关、获取设备信息等、打开数据网络等。
①Android端
测试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Android端手机APP都会获取隐私权限。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获取“打开摄像头”权限的APP比例达到89.9%,获取“使用话筒录音”权限的APP比例达到86.2%。这两个权限也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隐私信息。

研究团队和现场专家都认为,《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互联网行业的自律,用户隐私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提升,都促使移动软件开发者在采集用户信息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②iOS系统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iOS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的APP比例较2017年增加24.5%,达到93.8%。其中:
工具类、生活购物类和影音娱乐类APP占比最大,分别为15.1%、14.7%和11.2%。iOS端网络游戏类APP获取隐私权限比例大幅增加,除通讯社区类APP,其他类型的APP获取隐私权限的比例都在80%以上。其中,图像美化类APP获取隐私权限比例最高,达100%;网络游戏类APP获取隐私权限比例增幅最大,由2017年下半年的43.1%增长到2018年上半年的88.9%,增幅达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