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冒充熟人、冒充公检法、冒充名医、冒充银行运营商,不法分子采取“情感侵入法”“危言恐吓”等方式实施诈骗。不少老年人因信息闭塞,而轻信对方,毕生积蓄被一卷而空,不仅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经济之声《天天315》“诚信建设万里行”特别专题——《斩断电信诈骗的黑手》,本期聚焦:老年人怎样才能远离电信诈骗陷阱?
请戳音频收听详细内容!
中华军事客户端
中华头条客户端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丁丁认为,银行卡、手机卡已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需要银行和工信部门大力配合,加强电信行业监管,采取一些反诈骗技术措施。公安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对诈骗行为严惩不贷;电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发现此类诈骗电话进行技术屏蔽;涉及信息部门加大保密....
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多发高发,不法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法,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诱惑以及防骗教育缺失等原因,年轻人群体比较容易遭受以网上兼职、低价网购、低价订票等名义实施的诈骗。
法治课|专家:58同城等对招聘诈骗信息适用红旗原则难免责澎湃新闻记者谭君6月21日-2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连续报道了大量诈骗分子曾通过在58同城、赶集网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二手车信息、招聘信息,以骗取受害人钱财的情
(原标题:电脑存21万条个人信息备380多个“剧本”诈骗) 电脑里存着21万条个人信息、380多个“剧本”,而“剧本”里都是诈骗分子绞尽脑汁设计的诈骗套话…… 近日,榆林横山警方历时半年、奔赴5省20余市
令供应商更费解的是,李娟为何处心积虑地设局,不惜拖欠供应商的数亿元款项,并将这些广告和活动免费赠送给比亚迪。目前,多家供货商手上握有的合同都是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签订。
一个不被比亚迪承认的神秘中间人——李娟,在过去近3年时间,从上海到伦敦,串联起数十家广告商,砸下数亿元营销费用,为比亚迪做品牌推广,最后在比亚迪拒绝埋单后,向警方“报案”、“自首”。 这起离奇的广告诈骗案,近日,引爆了整个广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