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这批茶叶从“明前茶”摇身变成了反季茶、大棚茶。而在此之前的一次交易中,高某已经承认这批茶叶就是去年的陈茶。
记者继续暗访发现,高某声称的所谓“明前新茶”全是陈茶烘焙后的“冒牌货”。在没有顾客的时候,老板会将这些陈茶放入一台类似烘箱一样的机器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拿出烘好的茶叶。正是通过这台机器,陈茶在经过一段时间、一定温度的烘焙后,本身的霉味会被驱散。陈茶摇身一变,成了新茶。
记者:“一斤能卖多少钱
店家:“七百元至八百元。”
记者:“不烤的话呢?”
店家:“不烤不好卖。”
这些去年陈茶经过烘焙后,价格几乎翻了一番。短短几天,这些高仿新茶被陆续加工出来。记者估算一下,这批高仿新茶大约有三十斤,如果按每斤七百元价格出售,老板可以获两万多元。
卧底记者还发现,高某的两家店在销售铁观音时也有猫腻。铁观音俗称“老铁”,等级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价格自然也就越高。但是记者发现,同一种包装的浓香铁观音在高某的两家店里等级和价格并不一样。一种在总店里卖300元的红色包装的铁观音标明是三级茶,在分店里却成了特级茶,价格也存在较大差距。
记者:“这个也是特级的?”
老板娘:“嗯,特级它分好几种的,特一特二的。”
记者:“你确定这个是特级的?”
老板娘:“确定,这个你放心,你自己喝喝也知道的。”
记者:“五百元一斤?”
老板娘:“是的。”
老板娘还向记者传授了卖茶的套路,同样的茶,对不同的顾客就要有不同的说法。
记者:“老板跟我说是三级的。”
老板娘:“嗯,是的。”
记者:“其实这个就是三级的茶?”
老板娘:“对的。”
记者:“那说成特级的没关系吗?”
老板娘:“没事,你能说成特特级也可以。反正只要合顾客的口味,你爱咋讲就咋讲。”
昨晚,记者来到高某位于宁波市金钟茶叶市场的店里,谈到被立案查处,高某并不避讳。对于“陈茶冒充新茶”的说法,他认为自己有点冤枉。
高某:“清明一过,都是老茶了。每家都有,只是多少而已。”
记者:“老茶当新茶卖,这还是有问题吧?”
高某:“那有什么问题啊?你要说有问题也可以,没问题也可以,龙井的保质期是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