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贝因美业绩下调引是非 二股东否认“逼宫”传闻(2)

2018-01-30 09:21:44    中国搜索  参与评论()人

此事可追溯到1月22日。在当天贝因美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公告中,对于贝因美准备转让杭州豆逗工厂股权事宜,恒天然方面投了反对票,表示对贝因美提出的拆迁的补偿方案不认同,认为不利于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的最大化。这也导致最终豆逗工厂股权转让的方案未能获得通过。公告中显示,独立董事周亚力提及:“经董事会几度讨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似乎触及了贝因美高层内部的分歧。

抛开此次出售资产的问题,恒天然方面是否真的会对贝因美施压呢?在2015年,恒天然以18元/股的价格,耗资34.64亿元要约收购贝因美1.92亿股,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时至今日,贝因美的股价已经跌破6元,股价缩水67%,在2017年恒天然不得不对贝因美的投资进行减记3500万新西兰元。“如果单纯从投资角度看,恒天然巨额的投资却没有换来预期的效果,失望是必然的,但由此判定恒天然会‘抄底’贝因美并不理智,目前恒天然中国区的高层都是由国人为主,结合国内的市场形势,必然理解其中的各项利弊,退一步讲,即便让恒天然接受,不见得就可以将形势逆转,在中国奶粉市场,恒天然不见得比贝因美更有经验。”北京普天盛道策划总经理雷永军说。

但纵观中国乳业的发展趋势,几乎所有国内乳企都非常重视自身奶源的建设,换言之,对于大包粉的需求并不如以前,王子恒告诉记者:“随着国内主流企业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干法工艺逐步放弃,因而进口的大包粉日益减少。而大包粉业务是恒天然在华的主要业务之一,所以恒天然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上游的原奶价格波动较大,也影响着国内原奶和进口大包粉的使用情况,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部分乳品企业对于包括酸奶在内的液态奶一直有着两套备用包装,一套是复原乳,另一套是鲜乳,“什么时候用哪一套包装,完全是看国内原奶与进口大包粉的价格,简单来说就是哪个便宜用哪个。”

在自身液态奶、乳制品等尚未在国内形成较大规模,而国内企业大包粉硬性需求又在降低,是恒天然较为头疼的事情。恒天然CEO施牧德曾在中国商务峰会上怒斥某新西兰奶粉在华的低价策略,称是在损害新西兰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利益,必将削弱新西兰奶粉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建立起来的高端形象。由此看来,恒天然对于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是极为重视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