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新能源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不符 车跑不远困扰车主(5)

2018-01-25 10:38:23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之声: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测试一定要是在实验室里面完成?

罗磊:“每一个产品,从刚开始设计到投放,会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每一款产品在这个投放市场之前需要经过上万公里的测试,包括在一些极端条件的测试,比如极热、极寒、山地、沼泽等等各种工况下进行全面的测试,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才是准确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也会有这样的数据,它只不过想用一个实验室的数据来达到或者说来满足目前工信部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的要求,而实际上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可能达不到主管部门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

经济之声:有些新能源车电池的容量可能会让人感觉和使用手册上标注的容量有些偏差。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电池寿命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那么怎样标注才算是一个合理的方式呢?

罗磊:“目前制约电动车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壁垒就是电池能量密度问题。其实电池技术的发展是很快的,它的能量密度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很大的提升。至于说企业如何来标注它的电池的能量密度,一定是按照刚刚出厂的新电池的技术指标来公布。每个消费者都有这种切身体会,就拿手机来说,刚买的新手机充满电能用一天,用了一年两年以后,你发现充一次电可能只能用半天。”

经济之声:既然汽车厂家都有相关的数据,但是它为了达到某种需求,可能告诉消费者的是一个理论的数据,而没有把综合情况下的实际数据告知消费者。消费者是否可以理解它是涉嫌欺诈销售或者是虚假宣传?

胡钢:“首先,消费者享有法定的消费者权益,比如知情权、选择权等等,同时经营者有相应的义务,比如如实告知的义务。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从这种角度来说,消费者有获得全面真实信息的法定权利,而经营者有提供这一整套真实全面的数据和信息的义务。具体到电动汽车来说,现在有些企业公布了按照工信部标准测试的相关数值,这是好的,但同时应该更加的清晰全面的告知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数据和实际体验恐怕是有差距的,这一点有些企业是没有做到的。另外,有些企业特别是基层销售人员片面的展示或者推销所谓的最大续航里程,这个数值有时候比所谓的工信部的综合数据还要理想化,也就相应地离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差距更大。从这点上来说,整个电动汽车领域的经营者应当形成一个行业共识,不应该再去做所谓的最大续航里程的宣传了。如果还这么做的话,我觉得消费者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比如工信部,向消费者权益保障的主管部门,比如工商总局,还有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主张自己的权利。”

经济之声: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能持续向好?

罗磊:“首先是研发部门要不断的研发出新的技术,特别是发现新的材料,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第二,生产企业在制造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我还建议企业让消费者有好的消费体验,要讲真话。”

首页上一页...2345 5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