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消费返利”披上共享经济外衣 投资者疑遭传销诈骗(3)

2018-01-18 09:27:2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也有投资者在亲戚朋友的反复劝说下,还是持观望态度。新疆投资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始至终都认为,让你投资时承诺“稳赚不赔”“高额返利”的肯定都是骗局,但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却执迷不悟。

李先生说:“这个我一看就应该是个骗局。我想着是个骗局,我们有亲戚现在不但他一个,他还拉进来好几个人了,你现在说他,他不听,也说不通,他还在拉人往里投钱。”

这家机构停止返利后,不少投资者开始向其索要本金,郑先生介绍,为稳定投资者情绪,这家机构的一些负责人近日开始在各地的投资者微信群里留言解释并劝说投资者,继续耐心等待返利。

几位投资者向记者提供了一段录音证据资料。录音中,一位负责人说:“项目的模式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亏钱了,心里也是很着急。这个模式走到今天,为什么终止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为总部要规范管理,统一一个模式,所以说这个模式就终止了。今天的共享做大了,做大之后它要规避一些风险,第一个风险是国家政治层面的风险,法律方面的风险,因为我们这个在中国的法律上面来说它是不合法的。那这个模式停止运作,我们有一个保证,所有投入的人的本金不会受损失的同时,会给他一倍的回报。”

国家共享经济创新交易示范中心宣称是国家发改委的下属机构,但记者调查发现,国家发改委网站在2017年4月14日发布的声明中显示,国家发改委从未批准成立“国家共享经济创新交易示范中心”,也未参与企业任何经营活动。

这个所谓的国家共享经济创新交易示范中心的网站备案信息显示,网站性质为企业,名称是四川鑫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显而易见,这就是四川鑫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杜撰出来的国家机构。

投资分子把共享经济变成圈钱工具,是否传销诈骗,消费者、投资者选择投资前如何辨清?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律师以及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共同就相关话题作出分析解读。

  经济之声:从目前投资者所反映的情况以及记者调查到的相关信息来看,目前能不能够判断出这家机构的投资理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需要哪些证据来加以证实?

胡钢:“首先,投资本身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消费者对此一定要非常明确。其次,所有的投资最后一定是基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所谓的投资收益只能是空中楼阁。一般而言,承诺预期收益超过8%的就已经属于高风险的投资,消费者一定要非常注意。第三,无论投资项目是什么,一定要落实到真实的投资领域,一定最后要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