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上市首日即遭“破发”的小米(01810.HK)不是雷军带着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但却是雷军一手带大的“亲儿子”。
20世纪90年代,雷军在金山工作时,现任腾讯CEO马化腾和网易CEO丁磊是他手下的站长,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广州。但快到40岁时,雷军发现,距离自己想办一家世界一流公司的目标渐行渐远。
2010年,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雷军,决定学习联想的柳传志和华为的任正非,在40岁时重新创业,“再试一把,输了也认了,不至于老了后悔。”
2018年7月9日,雷军带着小米走进港交所上市大厅。这是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首次公开募股),而且是港股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大佬认购了小米的股票,刘强东也多次发文力挺雷军。
小米IPO的过程本身非常有戏剧性:巧逢资本市场跌宕起伏,本遇见制度绿灯,但受外围市场影响;原本还有望成为首只CDR(中国存托凭证)股票,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散户投资者认同度较高,机构投资者被此前接连上市的“新经济股”透支了信心。
一波三折的小米IPO之路,将给后续诸多即将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带来启示意义。
启动IPO
2018年4月底,在雷军母校武汉大学举办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几度哽咽。发布会PPT上的樱花林中写着一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雷军则再次提起创立小米的初心: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在此次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董事会达成一致协议,硬件净利润不超过5%,如果超过5%,将超过部分返还用户。这其实在给资本市场透露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小米硬件的竞争力足够强,因此能在价格上保持“厚道”;另一个则是小米对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并不依赖硬件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