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份文件,打破了深圳楼市的平静。
6月5日,深圳市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
这时的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已连续19个月保持每个月极微量的下调。2016年四季度开始,调控政策的出台,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影响市场成交和预期。
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和住房体系,来引导房价平稳发展,实现居者有其屋?深圳试图通过《意见》来给答案。
这是一份全市住房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指明未来17年的住房制度发展方向,以及对商品房、人才房、安居房以及公租房的住房供应结构进行明示和调整。至2035年,深圳新增各类住房共170万套,商品房约为70万套。其设计逻辑是,以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多层次、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
业内对此评价颇高,把《意见》称之为深圳的“二次房改”。不过后续的配套政策何时出台、如何落地和执行尚需期待。
商品房供应占比4成
回看《意见》的初衷,深圳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完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让深圳全社会对未来住房有良好的预期,实现住有所居。
深圳市人口持续净流入、供需矛盾加剧,住房问题可概括为供需不平衡、保障不充分,结构不合理。
按照《意见》的设计,这个以商品房供应为主的格局将会得到重构。以后深圳的住房供应市场中,商品住房将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人才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20%、安居型商品房占20%、公租房占总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