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在养老金的差距,并不如期望的那样随着养老制度“并轨”改革而逐渐消弭。
人社部前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协会会长胡晓义在9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论坛上表示,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推行三年多以来已经覆盖了60%的政策目标人群,而企业年金实施多年来覆盖率还不到企业参保人员的10%。“这对于企业职工来讲有失公平。”胡晓义说。
胡晓义建议将现行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两个制度合并成为统一的职业性养老金制度,增强制度的强制性,面向所有的单位就业者推开,覆盖2.3亿单位就业的参保人。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差距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三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胡晓义表示,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构成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目前总计覆盖了4000多万人,仅占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的15%,而基金的存量也只相当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1/3。
年金分为属于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和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年金。为了弥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待遇下降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强制性”要求为4000多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全部建立职业年金。
胡晓义透露,从2014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已经有2000万人建立了职业年金。2017年,有10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了大约14亿的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当年的基金收入接近1500亿,年末累计结余2200亿。
与职业年金快速发展相比,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几乎停滞,企业年金基金的增长率连创新低,收益率也不理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11075亿元,较2015年的9526亿元增长了16.26%,分别低于2013年25.18%,2014年27.41%和2015年23.89%,连创新低,企业年金规模速度扩张速度进一步降低。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今年初表示,到2017年底,全国已经有8万多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到了2300多万人,企业年金基金也达到了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