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贺雪峰:种田大户刘玉友样本

2018-04-25 09:06:3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刘玉友与邻近村庄的另外九个种田大户形成了一个“十户联合”,其中包括刘玉友的姐夫。这个“十户联合”种植规模最少的100亩,最多的有300多亩,都是自发与农户签约流转来的土地,租期都不长。刘玉友的最长,为五年,其他的一般是三年。据刘玉友讲,这10户中,除他姐夫以外,其他8户都与他一样,是“狠人”,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将流入土地变得适宜耕种,尤其是无法解决插花田,机耕、灌溉中搭便车的问题。“不狠的人是没有办法这样种田的”。狠并不是要掠夺侵犯别人,而是要保护自己。不然,你的机械停在那里,一晚上就会被破坏。刘玉友说,“我的机械停在路边一个月也没有人敢动”。

刘玉友所在的这个“十户联盟”一起购买农药,共同维护权益,协调使用农机,进行资金互助,技术共享。有一次买到了假种子,十户联合起来维权,很快就获得了赔偿。大型农机上更是协调使用,以提高农机使用效率。更有趣的是,这个“十户联盟”还协调进行农业技术的改进,包括良种试验、种植模式试验。十户之间不是竞争性的关系,所以他们可以共享农业技术,而任何一项农业技术的改进都会让十户种粮大户直接增加收入。

刘玉友所在“十户联盟”都是靠夫妻劳动,雇工极少,可以说是典型的家庭农场。仅仅在最农忙的时候雇工。十户都是能吃苦、精心种田的农户,也都是50岁上下最年富力强的年龄。刘玉友夫妻种200亩土地,现在只种一季晚稻,曾经尝试种两季,冬季种油菜,被证明不成功,因为油菜所用人工太多,必须雇工,就不划算;他也曾种早稻,早晚两季稻作,但武汉早稻收割正值梅雨季节,种植面积大,晾晒是很大的问题,早稻收割稍晚就会发芽,就不再卖得出去,因此不适合种。冬季种小麦也试过,亩产最高可以达到800、900斤,还不错。目前刘玉友他们正在试验冬种小麦夏种晚稻的种植模式。不过到目前为止,十户的主要种植模式还是一年种一季晚稻。

刘玉友的烦恼

当然,刘玉友种田也有烦恼。

刘玉友流转过来的200亩土地之前并非全是抛荒田,其中至少有60多亩正被村民耕种,其中有一户通过捡田种了20多亩,算是一个“中农”户,另外还有10多户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种自家承包地,一户二、三亩,共有40多亩。这60多亩田插花在刘玉友流入土地中间,使刘玉友的生产和管理都不方便,他通过软硬兼施的各种手段赶走了捡田种的中农,将仍然种地村民的土地也流转了过来。软硬兼施的“软”就是说好话,包括通过各种关系去说好话,软硬兼施的“硬”则是通过断水断路让插花在他流转耕地中间的田没法种,也就只能流转给他。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