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是分析师眼里的“AI技术执牛耳者”,被资本捧上神坛,市值一度飞升千亿;也曾被贬只是“财报上的小公司”,风险巨大。作为A股的“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在享受光环的同时,也面临一个新的烦恼——如何在业绩上证明自己。
就3月底发布的年报来看,科大讯飞2017年的成绩单并不那么让人满意。业绩增长戛然而止,54.45亿元的营收仅有4.35亿元的净利润,创下上市以来首个负增长。尽管在年报中,科大讯飞将“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归于非经常性损益作祟,但仍难打消市场疑虑。
从数据上看,收购并表及政府“大礼包”就占了净利润逾六成,让科大讯飞的业绩含金量大打折扣。而2017年花掉的11亿元研发投入,超5亿元被资本化处理,巧妙转入无形资产“寅吃卯粮”,等待未来摊销。除此之外,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存货均大比例增长,也使得这家明星公司账面现金吃紧。
二级市场层面,尽管较千亿市值的高点有所下跌,但截至4月3日收盘,科大讯飞总市值仍超过800亿元,市盈率近190倍,股价上可谓当之无愧的牛股,与此同时,围绕在这只牛股身上的投资分歧也越发明显。在科大讯飞的最新的十大流通股中,中信证券、社保基金等五大机构账户已齐力“出逃”,取而代之的则是混沌投资掌门人葛卫东、牛散莫建军等“携手”买入;公司股东人数更是在一年之内扩张近一倍。科大讯飞和这场AI浪潮,到底是“雾里看花”,还是名副其实,都将逃不过时间的眼睛。
“财报上的小公司”
从年报来看,科大讯飞2017年实现营收约54.45亿元,同比增长63.97%,实现了上市以来的最大增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35亿元,较上年下滑10.27%,这也是科大讯飞上市以来净利润首度负增长,增收未增利。
对于净利润负增长,科大讯飞认为是因为“上一年度基数太高”,系2016年公司收购安徽讯飞皆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讯飞皆成”)的非经常性损益所致,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大了AI领域的研发投入,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增长40.72%。
2016年3月,科大讯飞以1.01亿元收购讯飞皆成23.2%股权,收购后科大讯飞持有讯飞皆成的股权比例变增加至72.22%,并确认投资收益 1.17 亿元,占2016年净利润近四分之一。不过,彼时科大讯飞并未将业绩增长归功于并购,而是称“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
依靠并购以及政府补助推高业绩,利润含金量不足一直也是科大讯飞被诟病的焦点。
从年报披露来看,2016年前,科大讯飞旗下仅主要子公司为讯飞智元和讯飞启明,2016年科大讯飞先后收购讯飞皆成、北京乐知行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在2017年未科大讯飞贡献净利润分别约1.40亿元、0.49亿元,合计占到其整体净利润的39.48%。除此之外,科大讯飞在2017年收获了1.49亿元的政府补助,占比净利润比例亦有24.84%。也就是说,并购和政府补助为科大讯飞贡献了超六成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