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瑞·达利欧(Ray Dalio)在一个两居室小公寓里创立了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时至今日,桥水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高达1500亿美元。规模不仅仅是光环,更是压力,对冲基金行业的新老更替速度之快人尽皆知,而桥水则屹立40多年不倒,且穿越了多次金融危机,这背后究竟是靠什么“原则”驱动的?
2月26日,达利欧带着浓缩了过去几十年生活、工作的“圣经”——《原则》(Principles)一书,开启了密集的中国行程。他始终强调建立在极度求真(radical truthfulness)和极度透明(radical transparency)基础上的创意择优(idea meritocracy),这套原则引发了全球各行各业管理人士的关注。2月28日下午,尽管航班延误,但达利欧还是顾不上休整,按约赶赴上海陆家嘴一带,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详细解读桥水的原则、交接班的进度以及他对后QE(量化宽松)时代全球市场的看法。
达利欧在上海的见面会
不爱聚光灯的达利欧缘何写下《原则》
对冲基金往往不爱受到聚光灯的追逐,桥水尤其如此。达利欧更像一个“隐士”,结婚生子后,便搬去了美国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Westport)的树林里,这似乎是在刻意与华尔街的喧嚣保持远离,他对桥水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投资策略更鲜有提及。
然而,为何达利欧在2017年正式发行《原则》的中文版本,并将其生平的经历和桥水的公司治理理念曝露在众目之下?
达利欧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
“当年我们成功预判了2008年金融危机,又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因此此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相伴而来的是众多扭曲甚至耸人听闻的传闻。于是在 2010年,我就尝试在桥水的网站上贴出了我们的原则,以便让人们自己判断。”达利欧告诉记者,让他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原则被下载了超过300万次。而如今这本《原则》则包含21条大原则、139条小原则和365条子原则,且涵盖了更多达利欧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