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关村多条首创措施全球聚才,外籍人才可当法定代表人

2018-02-28 09:37:1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人才已成为城市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在首都北京进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的当前,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大力吸引集聚国际化人才已是势在必行。

日前,中组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会同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从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措施。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27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这20条措施中,“多项均为全国率先提出。”

图片来源:中关村指数2017分析报告

外籍人才可在中关村任法定代表人

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一直是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2015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联合出台了重点支持外籍人才的8条政策;2016年,公安部出台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条出入境政策举措,其中在中关村试点的“永久居留直通车”、“设立外国人服务大厅”等政策均为全国首创。

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为国际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创造政策条件。

其中,5条政策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方面,涉及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便捷出入境以及长期居留许可证。

翟立新在发布会上介绍,其中,中国籍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也可以通过直通车程序申请永久居留,实现对高层次人才和家属的全覆盖。在便捷出入境方面,(从前)每年多次入境需频繁办理程序,这次的政策创新将允许他们换发多次入境的访问签证,为外籍专家学者到中关村科研院所交流访问提供便利,对来京探亲也将签发五年签证。

在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方面有6条政策,其中,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中关村示范区内担任新型科研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这一点增强了对新型研发机构直接引进外籍顶尖人才,争取国际科技竞争主动权的政策支持。

同时,试点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共部门、管理方式和体系。在承担科技项目方面,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中关村示范区内国家科技示范项目,同时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领衔承担北京市科技项目。

翟立新称,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外籍人才在科研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提升国际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

图片来源:中关村指数2017分析报告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陈蓓接受包括第一财经记者在内的采访时表示,《若干措施》取消了对人才中介投资主体的限制。

陈蓓说,原来在国际化人才中介的投资上,投资主体本身也得是人才中介机构才可以,“这次把‘必须是人才中介机构’的限制取消了。市场的多元主体都可以投资国际化的人才中介机构。”此外,外资在人才中介机构的投资比例从49%提高到70%,这项政策在北京扩大服务业的试点中已经实施了。

一线城市发力吸引国际人才

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世新在发布会上表示,《若干措施》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的政策中,绝大部分是在全国率先推出,部分政策仅在北京先行先试。同时,《若干措施》不仅限于人才政策,而是将人才、科技、产业、服务政策统筹考虑,着力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图片来源:中关村指数2017分析报告

第一财经记者经过梳理发现,为营造有利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活环境,上海、深圳等地多措并举为吸引海外高水平人才“筑巢引鸟”。

其中,上海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底,上海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办理量和许可证发放量均居于全国首位,其中上海的外国高端人才(A类)占比15.8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11月,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为8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外资研发中心等单位邀请的外国高端人才签发了首批《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后者持《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将可在我驻外使领馆获得5至10年多次往返的外国人才签证。

上海2016年发布的“人才30条”规定,探索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经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或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深圳自2011年以来开启“孔雀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深圳创业创新。该计划将海外高水平人才分为A、B、C三类。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并在创业启动、项目研发、政策配套、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计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