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已成为城市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在首都北京进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的当前,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大力吸引集聚国际化人才已是势在必行。
日前,中组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会同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从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措施。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27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这20条措施中,“多项均为全国率先提出。”
图片来源:中关村指数2017分析报告
外籍人才可在中关村任法定代表人
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一直是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2015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联合出台了重点支持外籍人才的8条政策;2016年,公安部出台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条出入境政策举措,其中在中关村试点的“永久居留直通车”、“设立外国人服务大厅”等政策均为全国首创。
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为国际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创造政策条件。
其中,5条政策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方面,涉及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便捷出入境以及长期居留许可证。
翟立新在发布会上介绍,其中,中国籍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也可以通过直通车程序申请永久居留,实现对高层次人才和家属的全覆盖。在便捷出入境方面,(从前)每年多次入境需频繁办理程序,这次的政策创新将允许他们换发多次入境的访问签证,为外籍专家学者到中关村科研院所交流访问提供便利,对来京探亲也将签发五年签证。
在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方面有6条政策,其中,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中关村示范区内担任新型科研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这一点增强了对新型研发机构直接引进外籍顶尖人才,争取国际科技竞争主动权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