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食药监改革新方向 专家建议考虑大健康、大市场监管并行模式

2018-02-22 09:10:0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专家看来,中国食药监管体系兴起20年后,还有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空间。

“食药监未来的改革可尝试考虑大健康——大市场监管并行的新模式,即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作为高风险品种纳入大健康范畴,普通食品安全工作划归大市场监管领域”,长期研究食药监管体制的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胡颖廉对第一财经表示。

中国食药监管体系的变革已经进行了20年,起点便是1998年国家药监局成立。在这20年里,食药监管体制几经变迁,经历了从“垂直分段”向“属地整合”的转变,以及2013年的食药监管机构改革大整合。由各级政府整合质监、工商、食药监部门所形成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通过相对集中监管,解决了“九龙治水”这一基础性难题。2014年进行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后,一些地方还在市县两级推行市场监管部门“多合一”的改革。

第一财经在基层走访时发现,针对“多合一”的改革,各省市的改革模式都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县级进行了三部门合并,有的在市级进行了三部门合并;另外,各地合并后的新机构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称市场监督局,也有称质量和市场监督局;也有把原来工商局的登记、广告许可、动产抵押以及食药监、质检的许可业务职能剥离出来,成立一个新的“行政审批局”。

胡颖廉认为,这一改革解决了“九龙治水”这一基础性难题。地方在财力、编制、机构数、时间等约束下,采取了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成建制整合成市场监管局的做法。一方面,充分利用原工商体系的完整性,解决了食药监在乡镇基层缺乏机构和队伍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工商、质监下放到地方后政府工作机构数量增多,以及工商职能调整后机构和队伍重新定位的问题。改革有利于解决职能交叉,充实监管力量,提高监管覆盖面,发挥监管资源规模优势,加强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然而,综合执法对食药监管专业性的影响尚存争议。食品药品安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是最大的民生和最基本的公共安全,需要站在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的高度来看待。个别地方在体制改革中没有突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单纯追求机构合并,异化了改革初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