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了一则公募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判决书。
涉事者为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员工王战强,他在担任信达澳银领先增长(下称“领先增长”)基金经理期间,与妻子蔡某通过亲戚证券账户违法买卖股票73只,涉案金额7834.63万元,获利456.5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王战强并非是一名普通的基金经理。作案期间,他担任着信达澳银副总经理职务,分管投资部、研究部、交易部,兼任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经营管理委员会委员。
“王战强作为副总经理负责整个投研体系的组织管理;作为投资总监主要负责在投资总监授权范围内的整个投资团队的投资决策和组织管理;作为领先增长的基金经理,他主要负责在基金经理的权限范围内,负责其管理的领先增长基金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执行。他作为投资总监,公司投资股票的所有信息他都能掌握。当然他作为基金经理,他更能掌握到他所管理的基金产品的所有投资信息。”信达澳银总经理于帆在作证词时指出。
无论如何,这样一位基金公司核心高管涉“老鼠仓”案,对该公司及整个基金行业的风险控制和合规治理工作而言,都应该是一次足以引以为戒的经验与教训。
趋同交易逾7800万
2015年8月19日,信达澳银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王战强因公司工作安排需要,离任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经理职务。然而,这一则公告背后则是一起已经发生的老鼠仓案件。早在2015年6月份,湖南证监局进行调查时,就已发现了王战强涉及老鼠仓案情的蛛丝马迹。
判决书显示,在2009年2月28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王战强、蔡某二人通过景某证券账户先于、同步或稍晚于领先增长基金买卖股票共73只,趋同交易金额合计7834.63万元;获利金额是456.55万元。景某为王战强的丈母娘。
信达澳银某基金经理称,领先增长基金的第一任基金经理叫曾昭雄,在王战强接管至下任基金经理之前,都是由王战强一个人独立决策,独自负责,他自行决定股票的买卖时点,买卖数量、品种、金额。
2009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王战强根据其掌握的领先增长基金的投资标的和投资计划等未公开信息,当面或通过电话向蔡某下达股票交易指令,由蔡某在其深圳家中、平安银行办公室以及郑州、东莞、珠海等地,用电话委托下单,或以网上交易方式通过景某证券账户下单,先于、同步或稍晚于领先增长基金频繁买卖泛×控股、×马股份、保×地产、××化学、××证券等多只股票。在此期间,王战强也曾多次在其位于深圳××大厦的办公室附近及赴北京、上海等地出差之际,用手机以电话委托方式白行通过景某证券账户下单,先于、同步或稍晚于领先增长基金买卖×马股份、成×集团、顺×农业、吉×科技等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