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华”克隆猴领跑世界,率先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3)

2018-01-26 09:15:0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护士给克隆猴喂奶

对脑疾病研究意义重大

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动物克隆领域的重大突破。主要受益于克隆猴研究多年的积累,当然也借鉴了此前在小鼠克隆技术方面的大量经验。”

传统医药实验大量采用小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鼠类可通过快速近亲繁殖,培育出大量非常相似的小鼠。但由于小鼠和人类相差太远,针对小鼠研发的药物在人体检测时大多无效或有副作用。

由于脑疾病研究长期无法取得进展,已经有多家制药巨头关停了针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研究,最新宣布关停的是美国辉瑞制药。过去15年,阿尔茨海默综合征药物的试验中,99%以失败告终。

孙强称,克隆猴技术突破之后,首要的工作是通过提升克隆猴的成功率,构建出一大批具有完全相同遗传基因的猴群。疾病由哪个基因控制?在猕猴身上有哪些表象行为?对比这些猴群就能够进行准确分析。

中科院神经所孙强研究员(左)和刘真博士

据介绍,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是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

更重要的意义是,这将直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脑疾病模型猴的制作将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光明前景。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成员王晓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但当时还没有发达的表观遗传检测技术,这次克隆猴的成功是基于表观遗传以及DNA甲基化等技术高度发展的技术背景以及扎实的核移植技术,对未来研究意义非常重大,非常值得庆贺。”

王晓群和李劲松都对第一财经称,克隆猴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与过去多年来中国以及中科院神经所在克隆猴方面的投入密不可分。此外,中国在胚胎切割技术及核移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去年下半年曾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中国脑计划项目拟于2017年年底正式启动。在克隆猴论文发表后,蒲慕明表示:“这是‘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关键技术。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将进一步使我国成为世界脑科学人才的汇聚高地。”

此前,中国在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方面就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果。2016年1月26日,一项由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完成的“猴子研究”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科学家在食蟹猴中转入了人源基因MeCP2,这种“转基因猴”通过建立自闭症猴子的模型,来研究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

仇子龙在论文发表后曾表示,尽管也可以用大鼠和小鼠模拟一部分自闭症的表型,但鼠的大脑还是和人类的大脑相差太远,尤其是针对复杂的社交行为,用小鼠实验模拟出的结果就不那么令人信服。而灵长类动物模型得出的结果相比小鼠模型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