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对外投资监管进入全口径时代,企业换汇快至一周(2)

2018-01-26 09:15:0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司官员梁国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过去年的行动,泡沫已经挤得差不多了,对外投资不会再出现2017年这样的大幅下降。此外,监管层已清晰界定了非理性投资涉及的领域,并已写入法规,这意味着“抑制非理性投资”的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了。

“我认为,今年对外投资会在去年大幅下降后企稳。”梁国勇说。

对外投资领域的一些业内资深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受政府鼓励及符合产业政策的对外投资,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正常的项目申报和资金出境也没有问题。

上述律师举例说,上周和银行沟通的结论是,如果获准拿到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发改部门的核准或是备案后,银行一周内就可以完成外汇登记程序及放款。同样的业务,去年大概需要3~6个月,“看起来,整体外汇(流出压力)没那么大了。”

监管与便利化的平衡

虽然经过两年努力,对外投资中的非理性泡沫已逐步挤出,但对于监管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到监管与便利化的平衡,并探索建立长期的可行性制度。

首先,目前没有能够反映对外投资全貌的统计制度。上述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前的对外投资数据统计没有统一的归口,导致数据较为混乱,尤其是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只需银监会审批。而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定期对外公布的数据也有所差别。

2016年3月,时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根据可比口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在2014年出现重要的拐点,中国从原来以资金输入为主的国家,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家。他也首次承认,当时公布的对外投资统计数据并不是很全面。

此次,《办法》规定境内投资主体完成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手续后,均应按相关规定,向相应的主管部门定期报送对外投资关键环节信息,境内投资主体报送信息的具体内容、途径、频率等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另行制定;当境内投资主体对外投资出现重大不利事件或突发安全事件时,按“一事一报”原则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主管部门将情况通报商务部。

韩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说,主要信息包括两类:生产经营信息及重大事项,这能帮助政府做好宏观监测,了解资金流向,并制定符合实际的精准政策,以对整体对外投资做到引导规范,为建立良好环境打下基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