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奶粉新政大限已过,但国产奶粉企业还未能从新政“后遗症”中脱困。
今日,贝因美(002570.SZ)宣布修正2017年的业绩,全年预计亏损8亿-10亿元。贝因美方面认为,这一次下调主要是由于2017年中小品牌赶在2018年1月1日新政大限前的抛货对市场的影响等原因所致。业内看来,随着奶粉新政的实施,国内奶粉市场的情况正在好转,考虑到此前一系列出售资产的计划进程,不排除贝因美有提前释放压力的可能,而把翻盘希望放在今年。
公告显示,贝因美将业绩预期从三季报预期的全年亏损3.5亿-5亿元,改为亏损8亿-10亿元,这也导致贝因美股价开盘即跌停。
事实上,此次预亏大幅增长有些出人意料。今年三季度,贝因美率先通过配方注册制,整体业绩也开始回升,三季报显示,贝因美单季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54%,亏损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减亏92%。
贝因美公司把大幅预亏的原因归于多个方面。
一方面与奶粉新政“后遗症”有关。截至2018年1月19日,已有38批国内外1040个配方完成了配方注册,其中贝因美的6家工厂拿下51个配方注册名额,但市场洗牌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强烈。由于在2018年元旦之前还是新政缓冲期,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让行业普遍竞相杀价甩货,导致当期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同时市场投入费用门槛提高,也严重影响利润。
从2016年奶粉新政公布之后,国内的奶粉市场就进入混乱期,根据新政,一张奶粉许可证最多可以申请3个配方系列9个配方,而在2018年1月1日之后,未能通过注册的奶粉将无法再生产,这也导致无法通过配方注册的中小品牌奶粉纷纷打折出货,减少库存。而这个局面在2017年更为严重。
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奶粉新政对于贴牌杂牌的挤出效果比较明显,从2017的8月份开始,部分经销商忍不住开始低价抛货。
在2017年底的采访中,贝因美董事长王振泰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由于担心货烂在手里,有些厂家甚至不计成本,在渠道中以20-30元/罐的价格亏本甩货,这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