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深圳回应制造业外迁,市长称不会出现产业空心化

2018-01-22 09:15:1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深圳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视,在过去这一年终于换来了制造业重现活力的回报。

2017年,深圳市生产总值(GDP)预计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8%。其中,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0亿元、增长9.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3%,技改投资增长62.6%。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二三产比例为41.5:58.4,二产占比重回四成以上,是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

深圳制造业外迁曾在过去一年里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市长陈如桂21日在深圳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虽然有制造业企业从深圳转移产能去了外地,但也有新的企业出现,迁入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可能都超过了迁出的数字,深圳不会出现产业“空心化”。

企业迁入迁出是市场行为

虽然深圳实体经济目前保持着良好健康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受空间不足、成本较高等各种因素影响,实体经济曾经面临这一系列挑战。

其中一个广受外界关注的问题是,一些深圳企业的外迁趋势。受土地厂房租金、员工工资、原材料成本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内地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深圳有相当一批企业已“先行一步”,在深圳周边、内地,以及印度、东南亚等地有计划地开展产业转移。

深圳市政协在去年7月发布调研报告称,在深圳外迁的企业中,已有大多数不再是低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而是先进制造业,尤其包括了一些大中型企业,该报告同时警示当地产业不要陷入“空心化”。

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二三产比例为39.50:60.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700.43亿元,同比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5.88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突破六成。

对此,当时有观点表示,深圳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经接近临界点,制造业不能再退。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认为,盲目追求第三产业的比重会影响城市竞争力,会造成产业空心化;深圳的定位是创新型城市,创新一定要有制造业的支撑,否则创新容易成为无本之木。

而陈如桂在此次记者会上表示,企业的迁入迁出是市场机制下的企业行为,有多方面原因,有些是因为企业规模做大后需要在多地甚至全球进行布局;有些则是出于企业的产品没有竞争力而需要搬迁转移;有些是企业发展得很好,但因生产空间不够而需要搬去生产空间和政策优惠较大较多的地方,有些是企业认为生产要素成本高了,要迁到地价便宜和劳动力充足的地方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