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跨境医疗半程:国际机构蜂拥入华,只为高净值客户(4)

2018-01-19 09:36:4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更多医疗场景可以更多地在家庭和非医疗机构发生,比如疾病预防、慢病管理、药品供应、生活方式管理等。这些完全可以在医院之外得到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引导着跨境医疗从业者开始转型。

Medix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糖尿病患者,但只有32%的人正在接受治疗;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但只有不到5%的人得到控制,这增加了他们患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步上升。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施子海此前在北京表示,201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3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老龄人口可能达到4.8亿左右

“即便是大病、重病,若提前发现进行健康管理,上医治未病。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360健康首席执行官陈华对第一财经表示。

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称,鼓励扩大供给,刺激消费,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并支持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等服务,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跨境医疗的发展就是一部患者需求的导向史——从治是唯一的目的发展到治防结合的需求,从医院之中延伸到医院之外。现阶段的跨境医疗,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预防治疗的手段融合、医院内外的场景整合,已经成为该产业绕不开的关键词。

破局之道

如今的和睦家大部分患者都是中国人,在北京中国患者已经超过8成,即便是在上海中国患者也在5成左右。相比入华之初99%的外国患者,变化不可谓不大。

国外医疗资源入华最难的痛点是触达患者,破局之道无一例外是本土化。

“我们第一家北京的医院是非常小的,主要针对外国患者,所有的医生也都是外国人。”Staples向第一财经记者讲述了和睦家本土化探索的过程,“慢慢的,逐渐有很多中国患者也过来治病,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大,我们会邀请当地的专家医生来会诊,也会推荐病人到别的医院。”

此后,和睦家决定建立自己的诊室,通过当地医生和国外医生混合的方式来为患者解决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