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百行征信落地,消除个人征信“信息孤岛”(3)

2018-01-05 09:23: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百行征信将通过多维度的征信记录,充分挖掘和利用个人信用信息的价值,将缺乏银行信贷记录的“长尾”客户纳入征信服务范围,有利于扩展征信覆盖人群,提高社会信用服务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不仅如此,组建百行征信还有利于共享个人征信信息,化解信息孤岛的困局,缓解个人征信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遏制“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贯彻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原则,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

另一方面,央行对征信行业始终坚持审慎稳健从严的监管原则,审慎审批个人征信牌照。央行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受理、审批百行征信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申请。

上述接近监管人士称,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征信产品作为“有条件的公共产品”,准入门槛和标准均较高较严,个人征信机构的数量不宜过多。我国个人征信市场起步较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集中统一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征信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未来,百行征信通过多维度的征信记录,将打通当前各个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通过对信用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周志翰称。

保护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此前,市场对于百行征信的一个焦点是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百行征信对此已经做出明确的规范。

百行征信将严格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制定业务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数据标准,确保信息的准确客观记录和合法合规使用,提高个人征信业务透明度,合法合规的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对个人信用作出公正评价,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倒卖。

具体而言,首先,以“最低、适用”原则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只采集个人借贷数据以及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等支持类信息,严禁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等个人隐私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其次,个人信用信息主要应用于借贷等经济交易场景,不得将个人信用信息用于社交、婚恋等与借贷活动无关的场景。此外,还包括保障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权和知情权;提供异议处理服务;客观整理、保存信用信息,不得更改原始数据;严格履行保密义务等。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