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刘尚希:地方财政兜底压力加大,部分省脱离发展实际搞民生

2017-12-20 09:13:56      参与评论()人

据悉,这是财科院连续第三年就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发布报告。2017年10月,财科院三个调研组奔赴黑龙江、吉林、江苏、天津、贵州和陕西6省区进行调研,调研城市13个,区县15个,同时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共有17个省(直辖市)、145个城市和662个区县参与了调查,时间跨度为2014年至2017年。

报告提示了当前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风险。财科院院长刘尚希指出,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特征,风险也在快速变形。具体表现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但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各异;实体经济盈利水平改善,但亏损面扩大,亏损的企业数也在增加;地方财政自给率均呈下降趋势,部分地区存在脱离发展实际搞民生;从财政收入增长来看,财政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税收收入下降。

其中,调研报告显示,地方政府财政自利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只比)下降是一个突出表现。从样本省份来看,2015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财政自给率情况平均在50%以上,但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54.1%下降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50.8%。地方间财政自给率差异巨大,东部地区三年平均在74.3%,而西部地区则仅为30.4%,两者相差2.4倍。

此外,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一些地方的“煤财政”、“油财政”等难以为继。以贵州为例,一方面,贵州省传统支柱税源增速下降明显,占全省税收62.2%的煤、电、烟、酒等资源税收增速从“十二五”期初的26%回落到5%;另一方面,新兴税源贡献有限,金融、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税收虽然增长较快,但仅占总税收的10.2%。

调研还发现,地方财政兜底压力加大。据介绍,在自身财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部分省份脱离发展实际搞民生,例如西部某省还提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80%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而地市则层层加码,将此指标提升为85%甚至更高。

报告指出,当前随着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财政收支缺口增大。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呈刚性增长态势,加之应对环境修复治理、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以及“补短板”等都需要增加财政支出,一些地方收支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尤其是县级财政压力更大,财政运行风险上升。如,调研发现,吉林2016年各县市“三保”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占县(市)全部财力的比重为43.9%,占可用财力的比重达到63.5%。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