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中国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八大制度”建设

2017-12-11 09:13:5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委员、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12月10日表示,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八大制度”的建设,这“八大制度”相互关联、逻辑贯通、层层递进。

他说,这“八大制度”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等。

在出席当日召开的国合会“中国和全球绿色发展转型”论坛并发表题为《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主旨演讲时,杨伟民说,“十九大”报告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观,也可以说是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

国合会委员、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摄影/章轲

杨伟民说,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很快,但消耗的资源太多,排放的污染太多,对生态的损害太多,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国家强、人民富、国土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还自然以宁静、和谐与美丽,从自然中借来的,今后要逐步还给大自然。

“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过去认为生产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经济活动是发展,但实际上,人们除了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外,还需要生态产品,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杨伟民分析说,过去之所以没有将这些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没有将提供生态产品的行为定为发展,是因为在工业文明之前以及工业文明的早期,生态产品是无限供给的,是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自然而然得到的。但是,如今的世界,能源短缺、资源紧张、生态脆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的产品。

杨伟民说,生产农产品需要耕地,同样,生产生态产品也需要“耕地”。生态产品的“耕地”就是草原、森林、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空间,这些生态空间具有吸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功能。只有保护好这些生态空间,才能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

杨伟民说,之所以明确“生态产品”这一概念,因为自然是有价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应该得到合理的回报和补偿。“中国开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

谈到空间发展的绿色转型问题时,杨伟民介绍,“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了一系列空间发展方面的概念,包括主体功能区、空间均衡、空间结构、开发强度、承载能力、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什么地方发展,在什么地方保护的问题;解决在什么样的地方发展多一点,在什么样的地方保护要多一点的问题。人类要发展,就要回答在哪些地方发展经济,哪些地方要留给自然,要在一定空间尺度的单元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过去的经济学只关注总供给、总需求这样的均衡等等,生态文明的经济学还应该关注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均衡。推动空间发展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优化空间结构。”杨伟民说,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开发,根据水土资源和环境容量来引导和调控人口的分布和经济布局,控制好开发强度,引导人口和经济尽可能地集聚,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占用。

在主旨演讲中,杨伟民就正在我国推进的生态文明“八大制度”建设进行了具体解释: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产权缺失必然带来公地悲剧,所以首先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但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既使拥有所有权也不能任意开发,所以要建立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制度。保护国土空间既要依法,也要依规,所以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自然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必须集约、节约利用,所以要实行总量管理制度。而实行总量管理制度需要依靠法律,也需要采取价、税、费等经济办法,所以要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此外,治理环境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不仅需要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也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手段,所以需要培育形成市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健全市场体系。同时,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履行职责,所以要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编辑:刘展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