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社论:激活新三板需要综合改革

2017-12-07 09:13: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沉寂两年的新三板,近期改革呼声越来越大,不仅挂牌企业与机构投资者翘首以盼,监管层与股转公司高层亦纷纷发声,旨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新三板市场综合改革山雨欲来。

12月5日,在第一财经新三板年度峰会暨第四届“华新奖”颁奖盛典上,股转公司挂牌部总监李永春表示,新三板下一步改革方向明确,改革内容覆盖市场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等各项制度。

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新三板市场已有挂牌企业11635家,总股本6847.69亿股,从数量上看,新三板已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渠道,而且挂牌总市值亦不低,目前已超过5万亿元。

然而,在挂牌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总量并未得到相应提高;而且,今年以来挂牌公司累计成交额仅2055亿元,三板做市指数跌破1000点初始点位,市场流动性制约了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备受挂牌企业及市场投资者关注的“三类股东”问题,也使投融资双方因为对未来融资、退出渠道存在不确定性而心存疑虑。

以改革激活新三板市场已成为从监管层、股转公司到挂牌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共识。以往新三板出台政策,多是某一个方面的突破,但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很难推动整个新三板的变革,甚至会带来新的问题。以实施一年多的分层制度为例,目前新三板创新层公司1361家,占全市场的11.7%,受到信息披露、人员配置等方面更为严格的监管规范,对企业走向成熟乃至日后成为公众公司,都有较大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已有二十余家新三板企业上会,过半获得A股入场券。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因公众化程度不足,其股份流通和融资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

因此,未来新三板改革需要多方面综合发力,以全面的改革举措,消除新三板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行方面,企业挂牌无疑应沿用注册制,同时优化市场分层管理机制,同类规模、同类流动性的企业需要配套差异化的交易制度、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等。虽然在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直接转板不太现实,对于欲登陆A股的新三板企业,在审核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可考虑另辟排队通道。

交易方面,可探索推出集合竞价交易制度和盘后大宗交易制度,大宗交易平台可为大额交易提供渠道,降低对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便利其他机构投资者“进场”;集合竞价交易有利于完善新三板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流动性问题。

而对于此前市场担忧的“三类股东”持股超过5%将影响上市问题,监管层近日以实际行动“表态”。12月5、6日共有4家新三板拟IPO企业上会,其中3家通过,部分企业含有三类股东清理问题以及200人发行等问题,意味着“三类股东”清理本身并不对IPO造成障碍。

总体而言,新三板未来的改革方面,要在已实现量的积累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质的提升,并在问题导向的原则下完善价格发现功能、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缓解流动性难题,使处于不同阶段、具备不同需求的中小微企业能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差异化资本市场服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改革激活新三板市场,令其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无疑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编辑:杨小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