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迈入质量时代:从需求刺激到着力供给侧(2)

2017-09-13 23:14:0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冯立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提升质量非常重视,这是正确的政策导向,现在的问题在于政府应该怎么去做。“目前,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等现象还没有杜绝,国家的标准总体上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标准的基本水平,那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就要淘汰,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引领性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让创新型企业以企业的标准形成市场性的力量,要差异化对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不能所有都归结为国家标准。”

程虹称,“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这句话背后可以做三层解读。“首先是政府要放弃不必要的质量管制,比如工业企业有很多创新,政府不能什么都要去管。我理解的含义就是要放,要把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把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第二,政府要管真正该管的东西,不要去管不懂的东西,比如涉及产品安全的问题政府该管。第三,政府要加强服务,很多企业对很多政策不了解,很多企业缺乏质量方面的人才,政府就要提供这些方面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对一些小微企业,因为质量的提高还是要靠小微企业。

对中国质量要有自信

近年来,中国政府着重强调了创新对于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性,通过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紧密结合,生产更高质量产品。

今年6月20日,由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共同合作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报告》(2015~2016)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湖北两地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8%,平均研发人员占比为6%,有研发支出的企业占比为45%。

程虹认为,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创新投入方面进步非常大。“在全世界中国企业的研发也进入到中上游,关键是企业的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等都还在不断增加。这表明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的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靠传统的低劳动力成本和同质化竞争已经不行了,现在要走创新增长的道路。现在中国质量的进步跟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是有很大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