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迈入质量时代:从需求刺激到着力供给侧

2017-09-13 23:14:0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9月13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了三款新产品,包括iPhone8、iPhone8 Plus以及iPhoneX。这引发朋友圈一轮热议:该换新手机了吗?

“像苹果iPhone8、iPhoneX这样的产品,在竞争力上我们还有差距,缩小差距需要一个过程。”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不过,程虹也对中国产品未来的质量有信心,毕竟,中国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和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且主要出口美国、日本、欧盟这三个世界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他表示,国家层面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质量,《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就提出,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意见》两大亮点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仅仅靠需求端的刺激是不够的,本届政府出台的包括《中国制造2025》、《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等在内的关于提升质量的系列政策文件,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我国在供给侧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还不高。”程虹认为,这些政策的宏观意义在于,以前只是单一的需求刺激,现在更着力于供给侧,也就是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提高上来拉动需求。

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程虹认为,此次出台的《意见》有两大亮点,一是提出质量要以需求为导向,二是提出质量提升主体是企业。

“以前的质量更多谈的是固有特性,就是达到某种标准,这显然不对。质量的核心是满足需求,而需求是多样的,这次《意见》就明确提出要以需求为导向。很多产品质量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供给的大路货太多,标准化的东西太多,个性化、能拉动需求的东西太少。” 程虹说。

为何会出现这些状况?程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以前的制度环境管得太多,有众多的覆盖很广的质量管制、标准控制,好像质量就等于是政府的事,而政府只能满足单一的需求,政府管得太多,市场就不可能充分地个性化;二是以前企业质量发展的方式有问题,以前的质量只要能够达到国家检测的标准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国家的检测标准只是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