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潘建伟团队实现千公里星地量子密钥分发(2)

2017-08-10 09:06:3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值得一提的是,量子具有不可复制的性质。如果窃听者Eve截获了一个光子,由于他只能随机选择A密码本或者B密码本去读,Eve得到正确的数字的概率为75%,而他继续发送给Bob的光子也是如此。也就是说,Eve的窃听不被发现的概率是75%。

这是单光子的情况。如果Alice发送的是10个光子,Eve不被发现的概率是5.6%;如果Alice发送的是100个光子,Eve不被发现的概率是十万亿分之三。

Alice发送完光子串后,会通过经典通信渠道,比如打电话,与Bob核对部分光子。如果发现不存在被窃听的情况,在理论上说,Alice就可以继续向Bob分享剩下的光子的密码本,由Bob挑选出用对密码本的部分作为密钥。

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这种可以防止黑客窃听的量子密钥分发,在国防、政府和商业通信领域很有潜力。去年11月份,潘建伟团队就利用地面光纤,实现了4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

这次,潘建伟团队通过去年8月发射升空的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分发密钥,光子的损耗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卫星上搭载了用于产生量子密钥的光学系统,由八个激光二极管(四个用于产生密钥信号,四个用于产生诱骗态,产生的光波长为850nm)、一个半波片、两个偏振分束器和一个分束器组成。

“墨子号”处于太阳同步轨道上。每天的当地时间00:50分,墨子号进入河北兴隆地面站的视野范围内,持续大约5分钟。

《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数据来自2016年12月19日,量子密钥分发时间持续273秒。在最近距离645千米,地面站接收光子的速率达到每秒12000比特,而在最远距离1200千米,地面站接收光子的速率达到每秒1000比特。实验平均误码率维持在1%左右。在密钥分发的最后阶段,误码率明显上升,论文解释道,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站的望远镜朝向了北京方向,受到环境亮度的干扰增加。

在完成首个超过1200千米的星地量子通信实验后,潘建伟团队计划以“墨子号”为中转,实现远距离地面间的量子密钥分发。比如说,兴隆地面站把密钥分发给卫星后,卫星储存2小时密钥,等到出现在新疆南山地面站的视野范围内,再分发给南山站。

潘建伟团队也将在中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间实验洲际密钥分发。

论文结尾提到,地面的量子通信光纤,足以覆盖百公里级别的距离。为了提高卫星的覆盖面积,搭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潘建伟团队必须发射更多低轨或高轨的量子通信卫星,组建星座,尽可能实现在地球上的任意地点,只要天气条件合适,即可实践量子通信。

上个月,潘建伟团队在《自然·光子学》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了在青海湖白天远距离(53公里)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的成果。下一代量子通信卫星将不再怕光,能够白天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