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又一起“魏则西”式悲剧:BOSS直聘现“李鬼公司” 李文星求职殒命(5)

2017-08-03 16:36:2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除了审核机制的问题外,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端存在一些小细节。

当B端企业浏览了系统匹配或工具给到的简历名单时,在C端即会显示该企业查看了你的简历

当B端企业查看该用户简历时的任何触碰,在C端则是显示这家企业邀请你加入。

在C端用户查看B端企业点击沟通时,立刻会触发该用户向企业投递了简历并希望应聘。

基于Boss直聘的产品设计,使得原本痛点在于主动性并不高的招聘行业上出现了人才和企业方均对对方表现“极为主动”的错觉。兴许文星只是看到这家科蓝公司时想尝试与对方沟通,却触发了希望应聘该公司的推送;亦或是这家科蓝公司用了Boss直聘一系列的付费工具,产品的消息推送让着急找工作的文星以为这家公司的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进而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

三、谁该对文星的死负责?

2016年底我离开Boss直聘,期间并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因为原本我带着借助移动互联网打掉中间环节完成HR行业的一次革命的理想,却没想误入了销售们靠卖人简历而从中获利的皮肉生意。

您的儿子与我无缘认识,更没想到文星会带着满满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若是还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兴许我能给他带来一个阿里的内推,毕竟那里机会更多,对新人更宽容,也更容易成长。

但,我不知道他走社招渠道是否能被最终录取?

在招聘行业确实存在一个28定律。当绝大部分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BAT或C~D轮后仅占20%的公司时,势必造成占80%多数的小公司高呼招人难,这是招聘行业的现实与客观难题。BOSS直聘作为招聘工具让那些占80%小公司通过主动出击的形式吸引了不少碰壁BAT在内的名企但却能有幸与老板共同创业成为公司创业公司大军一员的做法在本质上其实是正向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机制的存在,在以往人才市场竞争中,创业公司如果找不到大牛或许就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但BOSS直聘在内互联网招聘企业控制着本该受保护的应届生所接触企业的第一入口,但他们却通过付费工具把路标引向邪恶欺诈的地狱。它让家人、让受骗的孩子和人民对互联网招聘失去了信任,对技术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并让他们在下次使用这个时代获取信息最先进的方式时感到惶恐与不安。随之是不断加深的知沟,我认为所有对刚刚踏入社会毫无防备的孩子们所作的恶,是最深的恶。

“都是过来人”,但这难道就代表着理所应当?

招聘信息被利益操控显然是因为利用了文星的找工作时的焦急,并影响了事关前途甚至性命的决策。试问如果没有付费工具的搜索加权和置顶,这家公司是否可能会是一个211、985的东北大学本科生的唯一选择?

世间如果有一种极恶,那就是服从。

或许文星不知道,人的前途是不该被“服从”的。

但我知道:当我们不再他人而战的时候,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

最后,愿逝者安息,请您珍重。

2017.8.3

朱利安

首页上一页...23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