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央行媒体刊文:可设立多层次存款准备金制度,缓解流动性压力

2017-07-27 08:57:29    宗良/金融时报  参与评论()人

最近两年,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杠杆率较高和“脱实向虚”的状况,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进一步强调要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控制好杠杆率。“一行三会”也同步密集出台措施,强化企业去杠杆。7月14日至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表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这为妥善处理去杠杆、市场流动性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201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速达6.9%,超出了市场预期,但也存在基础不牢固、内生动力较弱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利率水平上升、债券发行减少等新现象、新问题。Shibor各期限品种利率已上升至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历史高点。截至6月21日,Shibor隔夜拆借利率为2.889%,相比年初上升0.68个百分点;3月期Shibor利率为4.688%,相比年初上升1.4个百分点,利率上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取消或推迟了债券发行计划。今年前5个月,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净减少34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近1.79万亿元。

利率上行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对深化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利率上行还使得部分债务负担较重的企业偿债压力上升,债务风险有显性化的可能。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和未来“缩表”仍会给我国利率带来较大压力,当前,宏观政策要特别关注各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拿捏好企业去杠杆和流动性稳定之间的平衡,避免各类政策过度“叠加”导致“超调”。

一、稳定市场预期,把握企业去杠杆节奏

从国内环境看,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基本面的变化,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持续好于预期,经济韧性强,年内调整空间较大,通胀也不会制约货币政策的空间。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重心,要重视引导市场预期,为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要利用当前经济状况好转、企业效益增加的契机,平稳推进去杠杆。同时,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重视处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从国外环境看,美元走弱并不意味着全球流动性的改善,欧元走强是美元走弱的重要因素,全球货币政策转趋保守,美国货币政策即将进入加息与“缩表”并行阶段,外部流动性难以明显改善。未来需高度关注重要时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在金融监管趋严或关键考核时点要适时启动微调政策,货币政策要体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精神,适度加大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等中长期资金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