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G20汉堡峰会: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有疑虑(2)

2017-07-06 11:03:3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一是担忧投资主体为国企,威胁国家安全。德方认为,中国投资者多为国企,在融资方面享有优惠和便利条件,具有介入政治的可能性;

二是质疑中资企业的透明度不够,企业所有者的身份不够清晰;

三是担忧核心技术的流失,特别是中国企业将并购目标对准了高科技、人工智能等产业,德方惧怕威胁其工业立国的基础;

四是指责中国对德市场准入设限,认为德国企业越来越难进入中国市场。

2016年10月24日,德国政府突然撤销了中国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大厂爱思强的许可。 2017年2月,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三个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呼吁欧盟方面授予它们对中资高技术收购交易的否决权,并要求制定更严格的法规,防止高技术企业尽数落入中国之手,希望欧盟国家不仅可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外资收购,也可以“经济原因”的名义来阻止收购,即“基于经济标准的额外保护”。

“一带一路”:从观望到参与

自“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以来,德国实现了从观望到参与的过程。德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公开表示支持“一带一路”的国家,同时也是亚投行最大的域外出资国。

2016年中欧班列运行1702列,中德之间占1034列,杜伊斯堡已成为“一带一路”在欧洲的重要枢纽。

但同时,德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有一定分歧,特别是中国推进中东欧国家合作有一定的疑虑:

一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路径。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认为虽然欧盟原则上支持这个项目,但它是一种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式全球化路径。

在所涉及的其他国家地区,几乎不做本地化的工作。欧盟的做法与此不同。欧盟的全球化路径是建立开放市场,并按照WTO规则开展公共招标。

二是中国“一带一路”中东欧“16+1”合作不利于“欧盟团结”。德方尤其担忧中国与捷克、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组成的维谢格拉德四国(Visegrad Four,简称V4)强化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德国在该区域的影响力。

三是担忧中国“一带一路”增加中东欧国家债务负担。

德方认为,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推动大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为本身政府债务较重的中东欧国家增加债务负担,使得财政状况继续恶化,欧盟已在对匈塞铁路项目进行合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