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探路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初尝经济生态双赢(2)

2017-07-05 23:37:36      参与评论()人

贵州先后在清水江、红枫湖、赤水河、乌江流域实施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截至2015年底补偿资金达2.5亿元,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积极性。

贵州赤水河

此外,贵州还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精细化确权试点,探索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试点工作;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探索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探索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天然林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等。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贵州把生态底线量化为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等底线指标,“十二五”期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与“十一五”末比较显示,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0%,上升4.5个百分点;88个县(市、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上升2.8个百分点。

全省重点河流85个监测断面达标率为87.1%,上升15.3个百分点;8大湖库水质达标率为64%,上升8个百分点,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3%,上升15.2个百分点。

贵州既不沿边也不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于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深、力度不够,但也让贵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真山真水。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明确提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5年再次贵州考察时,习近平要求贵州“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我们省委理解总书记的这个指示,把它概括为九个字,‘守底线’(就是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虽然贵州原先的基础比较差。贫困人口还比较多,但是后来还是要赶超。就是与全国一道共同进入全面小康。”陈朝伦说,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陈朝伦认为,近年贵州的发展开放步伐在加快,除了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提升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生态环境比较好。贵州的旅游基础就是生态,生态好才会有吸引力;大数据产业愿意落户贵州,也与贵州的生态关系密切:凉爽的气候下,不需要太多电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