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导演王小帅:现在中国电影不喜欢我这样的人(3)

2017-07-04 19:01:4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拍《冬春的日子》时,王小帅是一个冲突体制选择独立创作的新人。《冬春的日子》是他这辈子最难忘的的事,因此他把自己的影视公司命名为“冬春影业”。电影主演刘小东和喻红是他在念美院附中时认识的同学,“拍完之后在一位朋友家里,拉了一块白布,借了一个放映机就放了,看完大家都觉得不错。当时觉得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也可能是最后一部电影。”对于王小帅来说,这是导演生涯的开始。电影中迷茫的“小艺术家”后来也成为蜚声海外的艺术伉俪,参演的娄烨和王小帅一样,迄今都是第六代的领军人物。看得出来,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小帅,似乎还是那个当初拍《十七岁的单车》的年轻导演一样,始终保持着少年心气。

对新人导演,作为过来人的王小帅给出的建议是要做有“心”之人:“就像男生女生真正动心了以后的相处,有的时候可能很笨拙,你看到他真心地慌了,这也是很可爱的,相反如果大家抱有目的的相处,钱、相亲、这样的方式也可能成功,但不如动心了以后那种生动。”

专访王小帅

说电影是商业和艺术的结合,那是骗子

第一财经:以过来人的身份看,一个新人导演需要在创作中注意哪些问题?

王小帅:我碰到过两种人,一种追求作者性,把他对电影的认识,技术、手段、语言放进来,值得赞许,但有时候会忽略他的“心”,他的心到底要做什么,他产生迷茫,忘了本心,只关注技术。也有年轻导演一上来就想象票房有多少,看到以前某种电影成功,他就拷贝和模仿,忘记了原创力,复杂的环境里很容易迷失。想要把市场做好,或者是作者层面做的很像大师,无外乎你是不是有“心”的人。

第一财经: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作,你比较欣赏哪些?

王小帅:像德格娜的《告别》,张大磊的《八月》,这些片子的价值到现在还在,同时期票房多好的那些,你可能不记得。我不反对商业和市场,一点都不反对,只是呼吁重视内容,回到内容本身。有些电影票房好但是留不下什么东西,有些电影票房不怎么样,扎在人心里走这么多年。再比如几年前凭《爸妈不在家》拿到金马奖的陈哲艺,四年没有拍电影,但是提到新加坡电影还会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