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规模登顶 碧桂园距离万科还很远(2)

2017-06-27 21:01:4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从经营绩效来看,碧桂园从2013年新一轮的快速扩张起,评估其运营质量的几大主要财务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出现显著下滑。2013年-2016年,碧桂园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0.26%、26.09%、20.19%和21.06%,净利率分别为20.21%、17.25%、13.22%和13.01%。而同期万科的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并没有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出现大幅变化,其毛利率数据分别为27.18%、25.10%、24.79%和25.47%,净利率分别为21.68%、18.90%、19.93%和20.01%。

考虑到碧桂园略高于万科的周转率,使得两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差距小于同期的利润率差距,但万科一直能保持在20%左右,而碧桂园的ROE在2015年一度下跌至15.21%的低位,到2016年小幅回升,也只做到17.01%。

绩效上差距只是轻微的,相信碧桂园连续几年高速发展的累积效应下,未来某个时刻其绩效指标存在爆发性增长的可能。事实上,已经不乏国际投行在盈利预测上,对碧桂园2017、2018的绩效表现作出了较万科更为乐观的预判。

如果说经营绩效是企业竞争中最容易被拉近的硬指标;软实力上的差距或许才是碧桂园在争夺行业“龙椅”的较量中最薄弱的一环。

6月22日,万科前董事局主席王石在其卸任董事会成员之后一篇自述《我的道路与选择》里,一段关于规模和质量的描述发人内省:“中国历史上都是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因此对做老大、争第一有特殊的情结……但是我很警觉,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规模,质量怎么保证?……我在公司讲话当中讲到,在速度和质量冲突的时候,应该质量第一;速度和成本冲突的时候,我认为还是质量第一。”

王石此处所强调的质量,更多指向于产品,但质量二字放诸企业,还包括收益质量、管理质量等多个维度。快速奔跑的碧桂园显然并没有完全摆脱“成长的烦恼”,在产品、管理乃至企业品牌等方面遭遇危机。

比如2015年底碧桂园武汉某高端楼盘因质量问题导致业主集体拒绝收楼事件、2016年5月碧桂园南宁公司有员工迫于内部考核压力而涉险造假事件,都曾经给碧桂园造成极为负面的舆情压力。

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最终都是人治。碧桂园规模的快速扩容迫使雇员队伍急速庞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该集团共有雇员94450名,较2015年底的68150人增长38.6%。在不考虑正常流动和更替的情形下一年新进2万多名雇员,如何保证公司的制度能有效传达至企业末端,如何确保顶层的文化设计感染至基层,从而避免管理在底层失控,都是碧桂园在管理走向精细化路径上的必修课。

最后,说说企业的行业贡献和社会责任。碧桂园的企业愿景是“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美好的碧桂园除了尚需修炼好自身内功,一定还是对行业对市场的良性发展有着更多思考的企业。若非如此,碧桂园与“第一”终究无关。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