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学者称北京文化基金有较大创新 撬动社会资本作用仍有限

2017-06-20 12:05:1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北京的市民这两年文化消费越来越方便了。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2990元,同比增长1.9%,北京综合消费指数排名居全国首位。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何群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文化财政投入方式创新明显。从北京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可以看出,北京市的财税改革以科技、文化、养老、中关村、工业、旅游等6项资金为试点(涉及资金206.4亿元),打破了原来固化的支出模式,将产业资金整合到新设立的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规范管理。

何群举例说,2016年,北京市政府接连成立了两只新基金,即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和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这两支文化基金的成立,加上此前已有的北京文化发展基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主导基金,北京市对文化财政投入采用更加注重效益和市场化运作的基金化管理的趋势已经明朗。

此外,北京市还创新了文化财政补贴方式。2016年,北京市对“第四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补贴资金额度持续上扬,是2015年的两倍以上。发放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1000万元,补贴大众文化消费,数十万人次使用电子券进行消费。消费季在3个月的时间中推出150余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北京一家京剧演出团体的演员在给小学生们开辅导课。摄影/章轲

“政府对本次消费季的财政补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改变了以往补贴文化经营单位的做法,而是对市民的文化消费行为直接进行补贴,有效地撬动和促进了大众文化消费,营造了良好文化消费氛围,促进了北京文化消费的增长。”何群说。

调研发现,2016年,北京市文化金融服务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不断走向深入,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北京文化产业园区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完善。在政府的鼓励下,北京市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园区开始为企业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务,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持,包括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网络银行等。

比如北京文化创新工场依托北京市的政策优势,通过整合金融资源,打造“文化金融走廊”,为入场企业提供包括投、融、担、贷在内的一条龙金融服务。

何群介绍,在北京文化创新工场内,入驻的所有企业可以享有北京文化创新工场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管家”从企业需求出发,减少服务环节,向全市文化企业提供办公空间配套、金融资本对接、政策法务咨询、企业管理全要素、互联网技术支持等5大类20余项服务。

此外,北京的文化PPP模式也开始启动。2016年4月,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北京市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市区有关部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市、区PPP项目签约落地,加快实施,规范运作。

该《办法》还规定对纳入示范项目名单的PPP项目进行奖补,奖补资金最高为800万元。何群介绍,2016年,北京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管理的项目共计89个。

20日,北京社科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6~2017)》表示,虽然北京文化财政的支持方式有较大创新,但基金化运作的专业性仍然不足。

报告称,目前,北京市虽然已经开始成立各种文化基金,将文化财政投入以基金的形式进行运作,体现出与以往直接拨款不同的一种管理思路,但这种基金化的财政投入改革显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何群说,目前,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交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运作,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委托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经营,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由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负责运作,这些运营机构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并且这些基金虽然大多比较明确地表明要吸引社会捐赠,但它们对于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目前看来还有限,财政投入的直接投资色彩也依然较为浓厚。

上述报告建议,促进文化财政投入基金化运作的专业化,将基金委托专业机构运作,或引进专业性人才进入现有基金管理机构。合理规划,降低文化项目的风险,提升项目收益预期。帮助文化创意企业提升其经营管理的专业性,提高它们在资本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刘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