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冯小刚斥责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戴锦华反驳:那是观众没得选!(2)

2017-06-19 09:16:4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导演陈可辛显然与冯小刚有着更多的感同身受,早前他就曾因在微博上放言“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导演”,遭到网友攻击。在现场,陈可辛也从电影人的角度讲述“选择对于导演同样被动”,“一部电影的正常票房是首日票房的5到8倍,能够上10就已经很好。《七月与安生》的首日票房大概一千万,最后票房是首日的17倍,这不能说明电影拍得有多好,也不能说电影的公关有多差,而是电影作为一种产业,影院有他的经济成本,许多人辛辛苦苦做了两三年的电影,可能就靠上映那两三天的运气,这些不能指望体量变大就得以解决。如果没有第一天的一鸣惊人,可能根本就来不及等第二天。”

面对电影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是取悦观众还是坚守原则,很自然回到整场论坛的主题——工匠精神。戴锦华笑言,工匠精神是近来十大流行语之一,能套在任何类型上,但如果套在电影上,根本不够。“电影首先是艺术,艺术必须是原创,电影是朝向所有生活面的窗口,只要你想,你会从电影中得到。如果要让搬砖工人爱搬砖,是可耻的,但电影制作者必须爱观众,爱电影。现在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就目前整体的中国电影水准,如果只以工匠精神来要求,那最多就是个技术上的及格。我们今天在主流电影论坛上谈底线,是希望由此起跳。”

在解读工匠精神时,冯小刚回忆,当年拍《温故1942》时,曾和刘震云沿河南、山西、陕西、重庆等地走了三个月,正是在路上看到电影中出现的一个个形象,用最笨的方法去完成电影,不选择走捷径。他认为,这就是电影人作为匠人的表现。陈可辛则坦言,自己一直都是尽可能拍市场需要的东西,从市场的需要出发,但每次做完后,市场的热度已过,他并不觉得可惜,因为自己已经爱上创造的角色。“毕竟当年《金枝玉叶》从开拍到上片只有一个半月,修片甚至只有五天,但结果并不粗糙,那也是一种工匠精神吧。” (实习生申冬梅对本文亦有贡献)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