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渔业供给侧改革:连续26年产量世界第一的水产品将“减产”(3)

2017-06-19 09:16:3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除此以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生产大国、水产品贸易大国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三大传统产业不断壮大,增殖渔业、休闲渔业两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在发展空间方面,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复合生态循环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大网箱养殖、盐碱水养殖等技术开发与完善,开拓了渔业发展新空间。创新驱动方面,“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众创、众筹等新型产业孵化模式层出不穷,为渔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从10.4公斤增长到11.2公斤。在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居民对水产品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与粮食明显不同。

他表示,2015年在中央首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居民消费升级,中国农业发展主要矛盾和任务已经发生转变,由数量不足向质量安全保障性不足转变、由农业由主要保障农产品供给向多重功效转变、由国内农业生产能力由提高向抗御国际市场冲击转变。具体到渔业,其改革的着力点有三个方面,即更加有效地调整水产品供给结构、更加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和水体生态环境、更加有效地促进水产养殖方式转变。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称,其实《规划》在具体的产业目标上,以控制过剩的产能、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布局为目标。比如,水产品总产量在“十三五”末达到6600万吨,但是中国在2015年底,水产品总产量已达到6700万吨,2016年底达到6900万吨,这意味着到2020年,要从6900万吨下降到6600万吨。当然,这个指标不是约束性指标,而是预期性指标。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提质增效、减量增收”,这就必须在国内捕捞上实现产量的“负增长”,国内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

张显良称,当前,我国的渔业法规体系仍不健全,渔政执法力量薄弱,“依法治渔”还需强化。今后在强化法制保障方面,重要目标是通过人大正式完成《渔业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制修订。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