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渔业供给侧改革:连续26年产量世界第一的水产品将“减产”(2)

2017-06-19 09:16:3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中央提出建设“海洋大国”的同时,渔业的发展问题也得到高度重视。

2013年7日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此前,2013年2日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海洋渔业发展问题,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于3日8日印发了(国发〔2013〕11号)文件,于6月25日公开发布。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务院关于海洋渔业发展的第一个综合性政策文件,是建国以来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首次渔业会议。

《规划》提到,“十二五”时期,渔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700万吨,养捕比例由“十一五”末的71:29提高到74:26。全国渔业产值达到11328.7亿元,水产品进出口额达到203.33亿美元,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

中国渔业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虽然水产品供给总量充足,但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非常突出,渔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

《规划》提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渔业水域不断减少,渔业发展空间受限。水域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过度捕捞长期存在,涉水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主要鱼类产卵场退化,渔业资源日趋衰退,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实现渔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

此外,水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凸现,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渔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大宗品种供给基本饱和,优质产品供给仍有不足,供给和需求不对称矛盾加剧。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违规用药依然存在,水环境污染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等。

不过,展望“十三五”,渔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规划》显示,渔业定位为国家战略产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为渔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深入实施,为渔业发展提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