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马克斯·韦伯眼中的“学术与政治”(2)

2017-06-13 21:39:4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如果说《以学术为业》更像是一篇面向大学生的演讲的话,那么《以政治为业》在很大程度上,倒更像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研究报告。现代政治学里的诸多重要命题,在这篇演讲里都有所体现,比如国家之于合法运用暴力的机构的定位、职业政治家的出现与现代政治文明的发端、政治权威的三种类型、政党制度以及政党与利益集团之间的互动关系、合格政治家的必备素质等。当代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命题,很大一部分仍然延续着韦伯在这篇演讲里提出的问题意识牵引。

在这里,我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韦伯的这样两个论断:

第一,法律理性主义的盛行是导致绝对专制国家(冯克利先生这里的翻译,指向的应该是“绝对主义国家”或者所谓“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必要条件,全民意义上的对法律的遵从与敬畏,恰恰使得构建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成为可能。由此,我们能够深深体味“法治”与“民主”这两个词汇的不同指向。

第二,韦伯点明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双重困境:如果采取卡里斯玛式的领袖民主制,那么这种带有超凡魅力的领袖的存在,必然会破坏现代国家的科层和制度;但是如果采取无领袖的民主制,或者所谓“法理权威”的民主制,那么国家所必然面临的,又是无休无止的派系斗争,以及过度科层化带来的人浮于事和人的异化。我们必须承认:韦伯提出的这样一种现代政治的二律背反境地,直到今天,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美妥善地解决。

在这篇演讲的最后,韦伯强调:合格的政治家,应该是能够将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予以很好的结合;而政治的本性,就必然会面对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冲突。在这里,韦伯的潜台词是:为了一个高尚的政治目的,那么相对卑劣和不太能走得上台面的政治手段,或许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观点,某种程度上也是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一书中核心观点的延续。当然,如果我们结合韦伯本人在一次世界大战当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国家主义立场,对他的这段论述,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究其一生,发生在韦伯本人身上的种种二元对立(对于自由主义的信奉与对于德国大国崛起的民族主义的热捧,对于价值中立的倡导与对卡里斯玛式政治领袖的呼唤),本身就是“学术与政治”这一命题的最好诠释。

(作者系金陵读书协会秘书长、华文好书榜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