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多雨香港为何不怕水淹?20年来打造了一批“隐形”地下工程(2)

2017-06-12 17:07:47    战艳/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简汉成说,防洪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策略。香港市区高楼密集,地下布满公用设施。若按传统方式提升排洪能力,要在市区大规模施工,将影响市民生活,因此,须有新颖方法帮助市区防洪。

以位于九龙西北部的荔枝角雨水排水隧道为例,工程主要采用半山截流的方法,截取雨水,经分支隧道流入静水池,再经主隧道排到海港,为荔枝角、深水埗、长沙湾等下游区域提供了防洪保障。传统的防洪方法是在市区拓建排水管道,而隧道截流是创新的防洪方法,它从源头着手,建造雨水排放隧道,在半山截流雨水,再绕过稠密的下游市区,直接排放入海。该工程于2008年至2012年建成。

在位于新界西南部的荃湾,为解决当地雨患,2007年至2013年建成了荃湾雨水排放隧道,拦截上游雨水,将其直接排入大海,降低雨水造成市区水浸的机会。隧道的设计排水量为每秒226立方米,11秒便能注满一个标准游泳池。

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于2007年至2012年建成,可拦截港岛半山区的雨水,经隧道直接排入大海,减少流向下游的雨水量,从而减轻港岛北整体的水浸问题。该隧道直径7.25米,可容得下一辆双层巴士与一辆私家车上下叠放。

渠务署的数据显示,香港去年全年雨量超过3000毫米,较2015年上升26%,全港“水浸黑点”—— 即易遭水浸地区,由1995年的90个降至7个。这7个“黑点”中,3个的排水改善工程已完成,其余4个的改善工程也陆续启动。

为确保雨季排洪顺利,渠务署每年都要派出大量人员巡逻、维修管渠工程。

多年从事地下防洪工程建设的简汉成说,防洪工程通常位于地下或半山,平时、甚至暴雨时,市民都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它就像一个“沉默卫士”,在每个雨季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

(原标题 “沉默卫士”——地下香港的防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