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减持新规“后遗症”:退出大股东行列铺路减持 大宗减持出现股东保底(3)

2017-06-07 08:52:4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利用员工持股计划,为大股东大宗减持的接盘,并不止信立泰一家。6月2日,大华股份也公告称,截至6月1日,该公司设立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共计买入其股票47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62%,买入均价为16.83元/股。

大华股份(002236.SZ)5月17日公布了上述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资金上限为8亿元,参与人数不超过3230人,存续期24个月,持有的股票总数不包括员工在公司IPO前、二级市场自行购买的股份、通过股权激励股份。不过,在6月1日的公告中,没有公布员工持股计划买入股份具体来源。

然而据其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底,大华股份持股超过4700万股的,只有傅利泉、朱江明、吴军、陈爱玲四名股东,但朱江明、吴军所持股份中,分别有1.45亿股、5426万股处于限售状态,剩余的流通股远低于4700万股。实际上,只有际控制人傅利泉持有2.99亿股流通股。此前的5月中旬,傅利泉、陈爱玲夫妻减持时曾承诺,连续六个月内两人合计通过减持的股份将低于总股本的5%。

相对于二级市场,大华股份员工持股计划接盘的股份,有较大价格折让。6月1日,大华股份收于19.71元,较买入价高出2.88元,买入当日即浮盈近15%。6月6日,大华股份收于20.58元,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浮盈22%左右。

“员工持股计划接盘,比外部的大宗交易商要好一些,首先是锁定时间长,短期波动的压力小很多。”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说,较大的价格折让,也有利于对员工形成激励,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买入,也是彰显信心,对二级市场的价格还有所拉动。

大宗交易保底

2016年以来,由于受到交易规则约束,大宗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主要通道。减持新规出台后,大宗交易短暂遇冷。Wind资讯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的5月31日,大宗交易数量从5月26日的74笔减少到28笔,但到了6月1日,大宗交易笔数又回升至56笔。

“大宗交易现在没法做,很多交易商都停了,交易比以前清淡了很多。”上述广东大宗交易商对第一财经称,六个月的锁定期太长,提供过桥的交易商,承担不了这样的市场风险。如果资金是外部拆借,长期锁仓的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该交易商还称,目前不仅是接盘方着急,减持方同样也很着急。大量的定增股,资金来源于银行的委外、定制产品,有明确使用期限,如今减持期限拉长,到期后无法向银行兑付,面临着流动性压力,甚至违约风险。持有时间延长,也增加了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