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央行行助:近期金融市场波动 MPA考核不“背锅”

2017-06-01 09:19:3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5月在金融去杠杆、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之下,货币、债券市场再次风声鹤唳。进入6月,除了监管因素之外,月末金融机构将迎来二季度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表示,近期货币和债券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有一种看法认为与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有关,这并不准确。她进一步强调,MPA并非金融市场波动的源头,而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力工具,央行也将继续探索和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工作。

MPA并非金融市场波动源头

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范围的传言自去年10月开始在市场流传,并于当年的12月19日最终落下实锤,央行称2017年第一季度起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更为审慎地开展业务。

自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的消息传出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债市经历激烈的多空博弈,货币市场利率全线上涨。当时,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体现出监管层去杠杆、严监管的政策意图非常明确,未来可能进一步将表外理财加杠杆纳入到监管考核中去,后续风险不容小觑,对债市而言是重要的利空。

随后,在金融去杠杆全面趋严的大背景下,国债收益率、货币市场利率不断上涨,截至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逼近3.7%,5月22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年期报价4.3024%,创两年来最高,已经首次高于4.30%的上海银行间市场的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和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只有一步之遥。

对此,张晓慧在上述文章中指出,“MPA并非金融市场波动的源头,而且恰恰相反,它有利于提醒金融机构全面加强风险管理,稳定和控制杠杆率水平,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力工具。”

央行自2016年起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的引导。

张晓慧称,MPA正式实施后,广义信贷增长较为平稳有序,但未纳入MPA考核的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潜藏风险。一是表外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与表内广义信贷无太大差异,同样发挥着信用扩张作用,如果增长过快会积累宏观风险;二是目前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并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衡量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需要加强对表外理财业务的宏观审慎评估。事实也是,在被纳入MPA考核后,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

对于近期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张晓慧在文中解释称,一方面,市场发生波动的原因很多,物价走势、国际利率环境、监管加强、财政收支等诸多内外因素都会影响流动性供需。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充足、稳定的前提下,结构性的、局部的流动性波动往往是其他事件的“果”而并非“因”。对正常的市场波动应增大容忍度,这也是价格调节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在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之前,在2016年就开始进行模拟测算和多层次沟通,还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开披露并给予一定的过渡期,直到2017年第一季度评估时才正式纳入,这使得整个过程较为平稳有序,市场主体普遍评价2017年第一季度末是近年来“最好过”的一个季末。

MPA要在抑泡沫、去杠杆、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作用,这本是宏观审慎政策的应有之义。在控制杠杆率、促进资金脱虚向实的过程中,部分前期加杠杆冒尖的机构自然会感受到一些压力,面对临时流动性冲击时,常常使用诸如“跪求资金”“钱荒”“断粮”“崩盘”等耸人听闻的字眼,这也是一种本能反应。

张晓慧表示,下一步,央行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落实好“三个统筹”的工作要求。继续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工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在条件成熟时把更多金融活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达到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目的。

不能简单理解为信贷规模控制

此外,为什么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对MPA约束的感受较强?张晓慧亦对此作出回应。

她表示,金融机构的信贷增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PA的考核结果,但MPA绝非简单的信贷规模管控或者限制。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中小金融机构并不会比大银行受到更多约束。

文章指出,资本金是金融机构损失吸收能力的保证,是衡量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更为合适的标准,国际上对此也有共识。当金融机构的信贷增长超过其资本能够支撑的水平时,其必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尽快补充资本,以支持其更多的信贷增长;二是适当控制信贷增速,以便与现有的资本水平相适应。这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以基数增长为依据的、简单化的信贷规模管理。除此之外,MPA还有很多其他考察指标,是一套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不能简单理解为对信贷规模的控制手段。

张晓慧称,从实际情况看,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感觉受到MPA约束较多,多数是缘于其过度追求利润、过度增加杠杆,导致资产扩张速度远超其资本承受能力。例如,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中2017年3月末贷款增速超过25%(约为全国水平的两倍)的分别有35家(占25.9%)、157家(占14.2%)和154家(占14.5%),其中贷款增速超过35%的共有182家,占三类机构总数的7.9%。

据了解,有的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城商行2017年贷款增长目标甚至高达60%~70%。同时,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扩张也超过其稳定负债的能力,不得不过度依赖同业负债,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若这些机构延续资产过快扩张势头,维持高杠杆或过度加杠杆等不审慎行为,当然会感受到较大的MPA约束。这正是宏观审慎政策发挥作用的表现。

张晓慧强调,实际上,MPA对中小银行在宏观审慎参数设置方面已有较多的倾斜支持,而且专门针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设立考核指标,考察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对落实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较好的机构采取正向激励,深耕“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会得到更多政策倾斜。此外,设立不满三年的金融机构可不参与MPA评估。因此,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中小金融机构并不会比大银行受到更多约束。

“无论是2016年之前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还是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MPA,其核心理念都是信贷投放要与宏观审慎要求的资本水平相联系,核心指标是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同时考虑了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稳健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状况。”张晓慧指出。

她表示,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Ⅲ提倡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调节资本缓冲来抑制信贷顺周期的过快扩张和收缩,但在具体设定方法上略有不同。一是在考察信贷偏离程度时,中国更重视信贷增长要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需要;二是国际上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比例对所有金融机构都是一样的,而中国还要考察每个金融机构对总体信贷偏离的影响,对总体偏离程度影响大的金融机构要求更多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张晓慧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央行将合理设置过渡期,循序渐进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石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