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业内人士:穆迪下调中国评级令人意外 过于悲观

2017-05-26 16:41:5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一级至A1,并相应下调了26家中国政府相关发行人及其受评子公司的评级。

“穆迪下调中国信用等级令人意外。”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国经济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各项经济数据呈现回暖趋势。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更是开门红。

5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与李克强总理的会见中说,“中国新出炉的经济数据,对我们是一个意外而又积极的惊喜!”李克强总理介绍了中国去年企业负债率有所下降,杠杆率有所降低。

俞春江称,在市场普遍预期中国经济呈向好态势的背景下,穆迪此次下调中国主权信用等级,并修正自己10月作出的调整行动出乎意料。

穆迪去年3月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及系列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展望调为负面后,于10月25日将22家国企的负面展望调回了稳定,并称其甚至能抵御中国主权评级下调一个子集的冲击。

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逻辑是,预计未来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将降至接近5%,而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视意味着官方相应下调增长目标的速度可能会更缓慢,导致经济更加依赖政策刺激。在货币政策受限背景下,至少在短期内政府将主要依靠财政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这将造成政府和政府实体 (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支出上升,政府直接、间接债务和经济体系债务将继续上升,中国信用质量下降,因此信用评级下调。

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认为,穆迪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

“顺周期评级”通常指的是采取简单趋势外推的判断,“在经济形势向好时上调级别,在经济形势走弱时下调级别”,从而具有一定的放大器作用,无法在经济过热时抑制泡沫,也无法抑制经济进一步下行。

“穆迪此次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周期估计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行,从而采取了降级行动,确属‘顺周期评级’。”俞春江告诉第一财经,“顺周期评级的弱点在于对于结构性变化所致的拐点缺乏前瞻性。预测时更关注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合适。在经济上行周期及时预警经济过热的可能,在经济下行期着重挖掘积极因素避免恐慌性下跌。”

中国经济增速在数十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行,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仍属于中高速增长。从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回暖态势的迹象逐渐明朗,持续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和处于增长中的总需求为经济实现新旧动能切换提供了空间。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方面,尽管2008年以来呈高速增长态势,但从2015年下半来中国严控政府债务的态度较为明确,采取了系列措施控制债务规模。

俞春江称,对供给侧改革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这一结构性变化的前瞻性估计不足是顺周期评级的具体表现。与顺周期对应的是逆周期,即避免在经济上行时做出过于乐观估计,在经济下行时做出过于悲观的估计。因此评级机构在经济上行期持相对悲观的态度,经济下行期则避免过度悲观。

穆迪对主权国家评级围绕政治、经济、金融、财政和外部实力进行综合评估。

俞春江表示,穆迪将政治制度类型作为政治的主要评价标准,轻视了政府治理能力表现,因此对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预期成效持悲观态度。穆迪过于强调经济发达程度,对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负担之间的均衡性考虑不足。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政府债务负担的分析过于悲观的原因或许在于忽略了中国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负担之间的均衡性。

另外,穆迪侧重于评价当前的金融稳健状态。穆迪将目前中国整体杠杆率较高作为金融稳健性方面的判断依据,并据此作出了悲观估计。然而从整体杠杆率角度判断,中国政府的债务率36.7%属于合理区间,尽管国有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偏高,但在2016年和2017年前4个月已呈停止增长迹象,表明去杠杆组合措施有效,未来的金融稳健性有望保持。

李克强在上述场合会见拉加德时说,“我们正在逐步推动去杠杆,在保持金融稳定、逐步去杠杆和稳定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平衡”,“中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政策储备充足,完全可以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家发改委24日发文表示,中国总杠杆率水平居中且正趋于稳定。从绝对水平看,中国杠杆率水平并不高,仅位于主要经济体的中等水平。从变化趋势看,中国总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正趋于稳定。而中国企业杠杆率开始下降。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yicai.com。

编辑:李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