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银行行长面临大考不敢放贷:总不能让我“倒贴”(2)

2017-05-23 23:36:3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也许是因为操作中鲜有产品与一年期Shibor挂钩、Shibor品种利率全体续涨的利率也并不直接代表银行资金成本的原因,小彭个人并不觉得“倒挂”本身有多大转折性意义。他甚至认为,如果就表外利差来论,那同业存单对接债券和非标资产的部分,几个月前就已经出现了转折。

关键是,这次“倒挂”把场外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来。小彭感觉他们“抢粮”的紧张情绪“被见光”了,又认为外界一炒作,令紧张气氛加倍,因而开始担心起了接下去资金会不会更难获取、价格会不会更高,以及不同市场间的利率传导。

本来,小彭他们只是在行里资产负债头寸的指挥棒下,提前囤好资金。换句话说,紧的并不是当下,而是对未来会“缺粮”的一种预期——6月末要应对MPA考核、7月份小彭所在银行有一批理财集中到期、9月末的流动性缺口也还不小。

可以想见,到每个时点考核时,隔夜、7天品种价格肯定更不划算,甚至会抢不到,当然小彭他们就要在现在先把中期的资金锁定起来。

而这一切的伏笔,就是前两年的、以一批中小银行为中坚力量的表外大扩张。比如通过同业存单等方式,获取大量资金投放表外资产,在资产出表、靠套利而节省了资本占用的情况下,抬升规模。

然而去杠杆的监管风暴来袭。央行提高逆回购与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控制了期限利差,抑制“以短博长”加杠杆的套利交易。MPA考核击中中小银行意欲大规模表外扩张的痛点。4月份以来,银监会去杠杆的政策连发,银监会的去杠杆更侧重于通过监管文件和检查手段,对银行同业、委外业务进行约束。再加上5月19日,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的一句“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被市场放大成了“全面禁止通道业务”。

水落石就出。某股份制银行策略研究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银行表外资产负债情况来看,由于期限错配的存在,当去杠杆从资金端开始,而资产端“续杠杆”又有很强的惯性,因此同业“缩表”两头一压,这种期限错配就会原形毕露。

“期限一错配,比资产信用风险更高悬头顶的就是流动性风险了。银行需要资金。”据他观察,负债端期限基本一年以内,而资产端,如一些非标、信用债,远超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