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三问贵州“天保工程”:如何从绿水青山中掘金(3)

2017-05-22 22:36:4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去年9月完成的《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中期评价报告(2011~2015)》称,拿2015年贵州省林地变更数据与“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采用的2011年调查数据相比较,结果显示,天保工程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分别增加499.35万亩和369.45万亩,疏林地和宜林地面积分别减少78万亩和613.0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和其它用地面积分别减少147.45万亩和33.3万亩;森林覆盖率(加灌木林)从2011年的45.02%增加到2015年的51.27%,净增6.2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5个百分点,增幅达13.88%。

计算结果显示,贵州天保工程区年固碳3355.18万吨,释放氧气8982.35万吨;涵养水源1821091.9万立方米,价值为2185310.3万元;森林年固土量为9467.64万吨,折合价值557238.56万元。

三问:发展与保护如何平衡?

“贵州省目前仍是全国贫困面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个百分点,区域性整体贫困攻坚难度较大。”今年5月2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称。

国家林业局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山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的聚集区。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业,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状况,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

刘跃辉告诉记者,自“八七扶贫攻坚”开始,按照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国家林业局主抓黔桂九万大山地区19个县的定点扶贫。2015年8月,定点扶贫对象调整为贵州荔波县、独山县,广西罗城县、龙胜县等4个县。

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5年的15年间,黔桂九万大山地区19个县GDP由115亿元增加到729亿元,林业产值由10亿元增加到2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77元增加到6113元,森林覆盖率由59%增加到69.4%。到2015年底,4个定点县的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57.6万人减少到18.6万人。

贵州省贵定县街头的“决胜扶贫攻坚,同步全国小康”的标语。摄影/章轲

第一财经记者从黔南州林业局了解到,2016年,黔南州通过设立生态护林员,帮助0.72万户2.8万余人精准脱贫;通过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到2018年可带动约5万户贫困户20余万人脱贫;通过生态补偿资金兑现,助推6.8万户24.5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黔南州,仅2016年贫困人口从林业获得的扶持项目资金就达3亿余元,占林业总投资的40%;独山、荔波两个国家林业局定点帮扶县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扶贫资金16.03亿元。林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率达40%左右。

“但脱贫任务仍十分艰巨。”黎燕萍说,到2016年底,黔南州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9万人,他们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贫困面广、程度深,是多年扶贫攻坚未啃下的硬骨头。

黎燕萍说,另一个因素是林业产业还不发达,区域特色优势还未显现。她说,由于大量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和儿童,森林防火人员缺乏。按照人均管护1500亩的标准,黔南州需要1.6万护林员,而目前仅有各类护林员8503人。

黄以黔也对记者表示,多年来,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一直是补助形式,加上地方财政困难,单位面积投资长期偏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工程项目资金只够造林费用。如退耕还林工程结合产业打造助推精准脱贫,种苗和造林费只有300元/亩,种植优质经果林仅够种苗费,缺乏后期抚育管护资金。

贵州省贵定县云雾镇茶农陈群芬一家正在山上采茶。摄影/章轲

17日晚,第一财经记者在黎平县高屯花果山油茶示范基地采访时,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绍勇就反映,由于缺乏发展资金,油茶加工能力上不去,生态旅游也很难形成规模。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树铭在“2017天保记者行”出发前对记者表示,“正积极争取提高天然林管护、造林、森林抚育补贴标准,完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探索建立林业财政补贴动态调整和分级补偿机制。”

李树铭表示,林业部门已提前研究天保工程二期结束后的相关政策,为长远保护天然林夯实基础,探索建立“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立体管护模式,与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共同建立联合监督机制。

相关:

天然林保护工程

我国天然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64%,蓄积占森林蓄积83%,全面提高天然林质量,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

1998年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后,200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天保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也称为“天保工程一期”,规划年限为10年,实施范围包括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3个森工局。这是我国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林业发展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历史性举措。

2010年,为巩固工程一期实施成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202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在延续一期范围的基础上,二期工程增加了丹江口库区的1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7个、河南4个)。

这19年,国家投入2000多亿元,采取“停、减、管、造”和政策扶持、财政补助、减免债务等措施,天保工程区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75亿亩,中幼龄林抚育任务1亿亩,17.32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这19年,95.6万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67万人员长期稳定就业。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和第七次(2003~2008年)数据相比,天然林面积增加了3225万亩;天然林蓄积增加了8.94亿立方米。其中,天保工程区天然林面积增加2835万亩,蓄积增加5.46亿立方米,分别占天然林面积和蓄积增加总量的88%和61%。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编辑:谢涓